請大家打開講義253麵。
癸二、明二禪
【圖一】
這一大科是佛陀開示我們三界六道輪回差彆的因果,為什麼眾生他會受生到三惡道去?為什麼這個眾生會往生到人天去?是說明差彆的因緣。
古德有一段開示說:「六道之升沉,在戒定之有無;出世之解脫,在教乘之急緩。」我們判斷一個人的功德從兩方麵來看:一、你要決定他在六道當中的升沉,這看他持戒跟禪定的功德。本經所強的持戒是講根本,四根本重戒。說,你是根本重戒有所毀破,那你就到三惡道去;你四根本重戒能夠好好的持守,你就能夠往生到人道及欲界的諸天,進一步有禪定的功德,那你就到色界無色界,這種殊勝禪定光明的果報。所以我們看一個人,他來生到底是在六道當中的升沉,是看它內心的戒波羅蜜跟定波羅蜜這兩部份來決定的。
二、我們看這個人是不是有這種解脫的力量,出世解脫的力量,那就必須看他的乘,就是他智慧的觀照,本經說的「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他那個我空法空的智慧是不是能夠當下照破現前一念無明妄想。說:「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現前一念的妄想是本來不存在的,而我們眾生本俱的一念心性是本來具足,這一部份觀照的力量,那一分的堅持,那就決定你解脫這一部份的快慢。所以本經在前麵的修行當中,他是以智慧的觀照,正念真如為正行,以持戒誦咒保住我們人天這一部份為助行,善根跟福德兩個都要具足,戒乘俱急。
少光天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
「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這三句話是牒前麵大梵天的人而來的。說,大梵天王他有兩種功德:一、利他,這一部份,他有威德力來統領攝受梵天的人民。二、自利,他能夠圓滿自己清淨梵行之德。這一部份是讚歎大梵天王自利、利他的功德。
以下再正式說明,二禪少光天的兩種功德:
一、澄心不動,二禪少光天人的內心,是經常保持寂靜而不動。初禪他內心的不動,是要從戒定二種力量的幫助,也就是說,初禪基本上他的定力是薄弱的,初得禪定所以他的勢力薄弱,所以他必須要靠持戒。我們前麵講到初禪有覺觀,他要不斷的用覺觀來訶責對於五欲的乾擾,所以他還有戒的幫助,才能夠達到不動,所以他的定力是薄弱的。古德說:「澄心不動」是到二禪以上,他的不動已經不必假借持戒的力量,禪定任運的現前;二禪定生喜樂地,他的定力已經是堅固,所以他不需要靠持戒幫助,他不必經常如理作意靠覺觀,來訶責內心貪欲的煩惱,他任運能夠「澄心不動」。這是讚歎禪定的殊勝。
二、寂湛生光。前麵一段偏重內心的功德,這一段講他外在的色身。他因為內心的寂靜,身上就放出殊勝的光明,這叫少光天。前麵的梵天,這要是以“梵”,他清淨的德行,遠離欲界的煩惱,而產生清淨的梵行。二禪主要是讚歎光明,當然這光明是從禪定產生的。少光天的意思就是說:他身上雖然有光明,但是並不是非常的廣大,因為是禪定轉生有一些光明出現,叫少光天。
無量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無儘,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無量光天的相貌是什麼呢?光光相然。第一個“光”是講他的正報的身心世界,放出廣大的光明。第二個“光”是講他依報的山河大地也能夠放出光明。他的禪定的力量不但使自己放光,也能夠使令他所依止環境也放出光明,而這兩種光明互相的照耀,二種光明,我照耀你,你照耀我,彼此照耀是無窮無儘,他能夠映(照耀)整個十方世界。這地方的十方世界是指什麼呢?一個小千世界。正報跟依報彼此照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呢?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說:遍成琉璃。依正二報彼此互相的照耀,就好像琉璃內外光明透徹,這一類的天叫做無量光天,他的光明慢慢的廣大,能夠遍滿一個小千世界。
光音天
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儘,如是一類,名光音天。
二禪最高的天叫光音天,光音天天人的特色,他不但是受用光明的殊勝,他能夠把光明做一個轉變。怎麼轉變呢?吸持圓光,成就教體。他能夠去吸取攝持他身心的光明,而成一種教體,就是他用光明能夠教化眾生。他是怎麼教化呢?發化清淨,他以光明來宣揚清淨梵行的功德,使令天人能夠受持清淨的梵行,好樂清淨的梵行。應用無儘,他的光明能夠教化很廣很廣的眾生、教化其他的諸天,名光音天。
我們娑婆世界的教體就是音聲,有的世界它是用米飯,香積佛國它是用米飯。你要問他佛法的真實因是什麼?他給你吃一碗飯你就開悟了。但是光音天他用光明,你這人起煩惱他用光明照你一下,你這個時候發化清淨,你內心就產生一種清淨的力量,就好樂清淨、好樂梵行。前麵兩種的諸天,少光天、無量光天,他們隻能夠自己受用光明,光音天能夠把光明進一步的去教化眾生,特彆的殊勝,以光明來宣揚梵行之德,叫光音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