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講】_淨界法師【首楞嚴王三昧】要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一一五講】(1 / 1)

請大家打開講義257麵,

己七、示修羅趣

【圖一】

本經的修學重點我們把它歸納起來,簡單的講就是要「破妄顯真」,破除我們的無明妄想,開顯我們真實的心性。這當中從經文上來看,佛陀是以「顯真」為正行,也就是說,我們在麵對我們的身心世界,五蘊諸法的時候,首先你遇到狀況,第一件事情,「把心帶回家」。你一定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用空假中三觀的智慧來照我們的一念的心性,所謂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先把我們這一念心性的整個體性先開顯出來,然後在那個地方安住,所以「正念真如」等於是開顯心性。開顯心性以後接下來就是要「破妄」,“妄”在本經的整個內涵它是有粗細的差彆;粗淺的妄想就是殺盜淫妄的煩惱,這一部份我們用嚴持四重的戒法來加以對治。第二個妄就是比較微細的,就是那有所得的攀緣心,無明的妄動這一部份就持咒,持《楞嚴神咒》來熄滅我們攀緣無明的擾動。所以本經它是以正念真如,這樣的理觀為正行,以持戒受誦咒的破妄來當作助行。正助雙行來達到我們破妄顯真,轉凡成聖的效果。

己七這一科是佛陀講到七趣的差彆因果的最後一科,這一段是如來顯示阿修羅法界的因相跟果相。阿修羅翻成中文叫飛天,這一類的眾生他是有天的福報,他在因地的時候修很多的善業,但是他沒有天的福德,他缺乏成就天的善念,他修福報但內心當中有瞋恚、忌妒的煩惱在活動,所以招感阿修羅法界。

標名列數

複次阿難!是三界中,複有四種阿修羅類。

在此三界中。這一段古德解釋說:明確來說,這“三界”其實隻有欲界才有阿修羅,色界、無色界是沒有阿修羅的。因為瞋心是破壞禪定的,貪煩惱不破壞禪定,你在修禪定的時候,生起那殊勝的三昧樂,你愛著三昧樂不障礙你禪定;但是你瞋心一活動,你禪定就破壞了,所以阿修羅法界隻有欲界才有。這當中隨其福德的淺深,有四種阿修羅的差彆。以下個彆說明這四種的相貌:

卵生鬼攝

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

因相:這個眾生過去生是從鬼道中而來。他在鬼道中有什麼的善法呢?有護持正法的功德,他有這種護持彆人去修學正法的功德。

果相:成通入空。在因地中有護持正法的善業,所以他的果報體就有“通”(五通)。這地方特彆指出他的神足通,能夠上升於虛空當中,在虛空界而安住。這是講到他的果報,有這種殊勝的相貌。這一類的阿修羅是從卵生,他還屬於鬼趣所攝;也就是說他從鬼道中來,還是屬於鬼道,這是鬼類的阿修羅。

胎生人攝

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於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

因地:這兩種是屬於人道的阿修羅。他過去生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是從天中而來,他過去是修上品十善,但是他在做天人的時候,降德貶墜,他的德行有所虧損。我們都知道諸天,你看欲界天他是以少欲知足為他的德行,色界是以清淨的梵行為他的德行。這個阿修羅他曾經是修上品的五戒十善生到天上去,但是他有稍稍的放縱他的情欲,或者是梵行有所虧損,他就被貶降到阿修羅法界去了。

果報:其所卜居,鄰於日月;居住在卜居(他居住的處所),是相鄰於日月當中,也就是在須彌山的半山腰,也就是在四天王宮殿的附近。這一類是從胎兒生,是人道所攝。古德說為什麼把他判作人道?因為他內心的情感欲望跟人類相同。一般的人類沒有住那麼高的,住到須彌山,因為他,一者他胎生,二者他內心的情欲相同於人,因為諸天的情欲是比較淡薄,他的情欲比天還粗重,所以隻好判作是人類。

化生天攝

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

天趣所攝:有一種是阿修羅王,他的善業是特彆的強,上品的五戒十善。他的果報體能夠執持整個世界,而且用手能夠遮住整個日月的光明,況且他是神通廣大能夠無所畏懼。怎麼說神通廣大無所畏懼呢?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欲界的主宰權是在帝釋天,帝釋天他有他的將軍,四大天王做他的外臣,來保護執行帝釋天的整個政策。

阿修羅王他等於是經常要跟天帝去爭欲界的主導權,所以他就跟四天王打,四天王打不過就跟天帝報告;天帝跟他打有時候天帝也打不過,這時候天帝隻好向大梵天王來祈求。大梵天王就告訴帝釋說:你要誦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你才有辦法調伏他。後來天帝就誦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就調伏了阿修羅王。阿修羅王是有大威德的,阿修羅王是屬於變化有,屬於化生,他是屬於天趣所攝。因為他的福德力最大,雙手遮日,搖動忉利天的天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神明的獻禮 快穿之睡神她不想當主神 偏執專寵:病嬌冷總嗜她如命 母星被穿?我開啟了修仙時代 今樂曾經噪古人 崩鐵:黑月光轉白,火爆四星角色 四合院:從工程師開始一路狂飆 離婚進度九十九,封總狂氪不想走 一路西行 係統出錯後,我成了LPL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