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皇店_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1章 皇店(1 / 1)

用什麼法子,才能把萬歲爺從莊子上接回來呢?

時值九月,遼東柳河之役的戰敗結果,以八百裡加緊急的速度傳了回來,魏忠賢立即找到了借口,親自持著軍報,跑到西郊皇莊來找朱由校。

“萬歲爺!”仆一見麵,魏忠賢就跪在地上大哭道:“遼東八百裡加急,明軍在柳河口,中了東虜的埋伏,前鋒營副總兵魯之甲,參將李承先戰死,中軍錢應科落水死,我軍損失戰馬六百多匹,死傷將士無算……”

朱由校噌地從座位上站起來,手中的茶杯都嚇掉了,已經養得紅潤起來的臉色,瞬間蒼白,他手腳無措,望向左手邊坐著的英國公張維賢,帶著哭腔問道:“張卿,這卻如何是好?”

張維賢起身,安慰道:“陛下無憂,勝敗乃兵家常事,孫閣老在前方,自有一套處置的流程。”

又對著魏忠賢責備道:“魏公公也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為何把一場普通的戰鬥,說得如此嚴重?免得驚到了陛下。”

聽到孫承宗的名字,朱由校心下稍安,手也沒那麼抖了,雙手撐著官帽椅的扶手,緩緩地坐了下去。

魏忠賢被英國公看穿了心思,隻得磕頭請罪:“老奴該死,驚著了萬歲爺。”

又趁機勸道:“萬歲爺,政事要緊,眼下遼東出事,還需要萬歲爺回宮坐鎮啊。”

朱由校不想回去,他滿懷希望地望向英國公,希望這位老臣能為他擋一擋魏大伴,找一個不回宮的理由。

誰知英國公聽聞柳河戰敗,在回宮這件事上,難得地與魏忠賢站在了一起,他勸道:“陛下,國事為重,還是回宮吧。”

張皇後聽說了柳河戰敗之事,也力勸朱由校回宮。

朱由校對張薔說:“朕還要等徐侍郎來收玉米……”

張薔卻不背這個禍,她說:“萬歲爺先回去,徐侍郎也隻是來看看新作物的產量,沒什麼其他事。

萬歲爺放心,臣妾已經把炸薯條的法子,教給禦廚了,萬歲爺回宮,也能吃到炸薯條。”

朱由校又提出,要吃番薯粥,張薔立即讓人去地裡挖了十幾筐,讓他帶回宮裡吃。

見找不到理由留下來,朱由校才戀戀不舍地離開皇莊,回宮了。

魏忠賢就知道,隻有用事關前線的大事,才能堵住英國公和張皇後的嘴,從而順利地把朱由校接回乾清宮,回到他和客氏的眼皮子下,回到他們的掌控之中。

至於後來,閹黨一係利用柳河之敗,在朝堂上興風作浪,將孫承宗趕回老家的事,張薔管不著,她正忙著掙錢。

話說,因為朱由校賞賜了一間皇店,張薔還專門研究了一下明代獨有的“官店”和“皇店”

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嚇一跳。

原來,朱元璋早在打天下的時候,為了籌集資金,就在轄區內普遍開始開設“官店”,用於搜集情報和征收商稅。

建國後,官店改為宣課司和通課司,中央企業為宣課司,地方企業為通課司,跟後世的供銷社類似。

後來,官店的經營,逐漸落到地方官府和勳貴手中,國企被蠶食,逐漸變成地方官紳的私有財產。

一幫官員和勳貴,在國企私有化進程中,損公肥己,把大明的官店,變成了打著官店旗號,為私人謀利的工具。

皇家手中掌握的官店數量,反而越來越少,於是,武宗朝的大太監劉謹,在京城九門及漕運碼頭、京畿各縣,開設皇店,大肆斂財。

到萬曆朝,京城的皇店就更多了,傳到他孫子朱由校這裡,皇家到底有多少皇店,估計朱由校自己也不知道!

張薔越研究,就越替朱由校兄弟不值,大明有這麼多官店和皇店,崇禎皇帝何需要向大臣們借錢?

算了,太遠的事,她管不著,還是先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吧。

她安排張泉去城裡,找人打探一下燈市街劉記當鋪東家劉鳴謙的底細。

過了幾天,張泉拿回來一疊資料,把劉鳴謙三代以內的直係、旁係親屬,全都列得清清楚楚。

張薔心裡有了底,這才戴上圍帽,親自來到前門外大街一帶打探,隻因她前世看到過一份資料,說明清時期,前門大街一帶,是北京商業極為繁榮的街區。

果然,前門外大街各種店鋪林立,從五牌樓經正陽門到大明門前,布棚高張,縱橫夾道。

從珠寶古董、綢緞皮貨、字畫筆硯、衣裳布匹、刀剪陶瓷、紙花玩物,到糧食、瓜果梨桃、日用雜品等農副產品在這裡均有出售,應有儘有,一攤兒連著一攤兒,十分熱鬨。

張薔乘坐的馬車,在擁擠的街上,走得十分緩慢,她索性下車步行,雖然有四名內操軍前後護衛,又有夏姑姑和張泉左右護持,張薔還是被擠得找不著北。

好在張泉事先打聽了街上的幾家皇店,此時指著前門外大街上,一間高大寬敞的店輔,對張薔道:“夫人請看,前麵那間賣香料的福吉店,就是皇店。”

張薔望著街上,堪比前世五一國慶假期,各大景區的人流,立即喜笑顏開地拍板道:“好,就它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穿書末世要擺爛,我不乾了! 雲淡風輕的閒魚美人 荒島求生之我的入職考試 展昭傳奇 無職法師 宿舍求生,請活下去! 鳴佐不作為,我和斑爺給打個樣 被異國大佬強勢寵,敢跑,親哭你 野蠻纏綿 三角洲:說好去猛攻,花來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