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過頭,預判了一下城牆上的局勢,立即決定了自己的立場。
他怒視著崔應元等人,嗬斥道:“大膽!爾等是要抗旨?還不快讓開?”
崔應元是很想立功,但他不想用性命去換取,有了功名,無命享受也是枉然,他手下那些錦衣衛,想法也跟他差不多,見嚇不住英國公,早慫了。
楊寰更是一個狐假虎威的人,見對方人多,心想壞了,今天要交待在這裡啦,他正想著放幾句狠話,再轉身走開,功名與性命比起來,還是後者更重要。
李燦然的來到,正好給二人一個台階,崔應元收起繡春刀,色厲內荏地說:“娘娘要是早點出示陛下的詔書,也不至於發生剛才的誤會。”
楊寰也讓開了傳令兵,兩人身後的手下,全都暗暗鬆了一口氣,他們敢惹手無寸鐵的文官,卻不敢惹手握兵器的官兵,人家是真要拚命的。
朱純臣一揮手,傳令兵飛快地跑下樓,不一會,樓下就傳來轟隆隆的開門聲。
英國公翻身上馬,帶著衛隊,從馬道上跑了下去,看樣子,是要去護衛裕妃母子。
朱純臣見了,也不甘示弱,大叫道:“馬來!”
他的親衛忙牽來他的坐騎,伺候著他上馬,朱純臣舉起佩刀,喊一聲:“仕銳守好城門,衛隊跟上!”
一身戎裝的朱仕銳,正要翻身上馬,聽見他老子的吩咐,隻好停下動作,大聲答道:“得令!”
崔應元與楊寰對視一眼,楊寰帶著一個東廠番子,悄悄地下了城牆,牽著馬,從另一條巷子繞到大街上,翻身上馬,往皇城方向急馳而去。
再說阜城門口,裕妃的車駕進了城門,英國公張維賢、成國公朱純臣、巡城禦史李燦然,站在路邊迎接。
“臣張維賢(朱純臣、李燦然)恭迎三皇子,恭迎娘娘!”
方正化用手托著平安的屁股,讓他的上半身從肩膀上露出來,平安奶聲奶氣地說:“我要見爹爹,你們頭前帶路!”
馬車裡傳來張薔清脆的聲音:“有勞三位,城裡出了何事?為何關閉城門?”
三人中,以英國公最德高望重,便由他來回答裕妃的問題:“回娘娘,說是宮裡出了刺客,正在滿城搜捕,暫時關閉城門。”
哪裡有什麼刺客?不過是要阻止她回宮罷了,張薔急切地問道:“宮裡?萬歲爺有沒有事?”
英國公忙道:“娘娘彆急,老臣這就送娘娘回宮。”
“有勞英國公!”
朱純臣忙上前恭身道:“娘娘,臣與英國公一起護送娘娘和三皇子!”
馬車裡傳來張薔的聲音:“有勞成國公!”
李燦然上前拱手道:“請娘娘恕臣還有巡城的差事,不能陪娘娘回宮了。”
“李禦史,有二位公爺護送本宮,你安心辦差就是。”
英國公提刀在前,他身後的護衛隊,鋼刀出鞘,馬蹄聲得得,一副隨時準備拚命的架式。
張薔一行人被護在中間,三皇子被方正化綁在了胸前,他望著前方的馬隊,興奮得兩眼放光,扭頭對方正化道:“伴伴,好多馬!”
方正化已經跟這個古靈精怪的三皇子,處出了感情,他寵溺地說:“等回宮,伴伴給平安弄匹矮馬來騎。”
平安拍手道:“真的,伴伴拉勾!”
朱純臣帶著他的家丁隊伍,護在車架後麵,五城兵馬司的巡城兵丁,一見這陣式,根本不敢上前盤問,乖乖地站在路邊,目送著隊伍過去。
走到西長安街,定國公世子徐永禎,也帶著家丁隊伍前來護送,他守衛的是城南三門:右安門、永定門、左安門。
消息傳到其它城門,京營中的勳貴,或自己、或派世子、兒子帶著護衛前來護送。這些與國同休的勳貴世家,身家性命都係於朱家天子一身,當然要拚死護住。
最後,五城兵馬司的一隊巡城騎兵,也跑前跑後地驅散閒雜人等,讓隊伍能順利前進。
魏忠賢坐鎮在司禮監,外麵的消息不停地傳進來。
“城門已全部關閉!”
“裕妃一行向城裡來,三輛車,十三匹馬!”
“裕妃一行到了阜成門外!”
“英國公擅離職守,跑到阜成門來了!”
“廠衛與英國公對峙!”
聽到這個消息,魏忠賢刷地站了起來,臉色十分難看,他大喊道:“來人,派一隊東廠番子去阜成門,把那狗屁國公,給老子抓起來!”
一著急,把年輕時混社會的土語給吐出來了,這個英國公,儘壞他的好事兒,一向看不起他,還不給他麵子,他要趁著今日,把國公的爵位,給他擼掉!
東廠番子剛派出去沒多久,又有番子來報:“報!楊寰楊璫頭來報:裕妃娘娘和三皇子已經進城,正往皇宮而來!”
“完了!”魏忠賢跌坐在椅子上,難道真要像施鳳來說的那樣,封閉皇城,給裕妃下一道矯旨?
或者,如崔呈秀提議的,一不做二不休?
可是,他老魏還沒做好準備啊。
關鍵時刻,魏忠賢慫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