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冬至,很快就到年底。
這個年,怕是隻有西苑的太上皇朱由校,過得平安喜樂吧。
其他人,都過得水深火熱。
遼東,沈陽,後金的皇宮,被奴才們護送回到沈陽的阿濟格,沒有熬過重傷後的感染,死掉了。
新汗皇太極繼位以來,不停地東進西擴,既然關寧錦防線打不下,他就南下朝鮮,西進蒙古,努力擴大後金的生存空間。
阿濟格已經打跑了林丹汗,卻被明軍橫插一腳,一把火燒殘了敖漢部,又在多羅特山區,伏擊了後金和新附的兩部蒙古聯軍,重傷阿濟格,使後金不得不撤出察罕浩特。
這是皇太極繼位以來,最慘重的一次失敗,折損了一位貝勒。
現在,阿濟格的兩位親兄弟,多爾袞和多鐸,跪在大殿中央,請求他發兵為阿濟格報仇,不但要消滅多羅特部,還要拿下寧遠城,用滿桂的人頭,祭奠他們的阿哥!
大殿裡坐滿了滿州勳貴和八旗旗主,皇太極不得不裝出同仇敵愾的樣子,將手裡的一隻牛角杯,狠狠地摜在地上,拍著麵前的矮桌子道:“報仇!此仇不報,本汗勢不為人!”
其實他心裡,還沒準備好出兵,他正在範文程的協助下,仿照大明的政體,建立中央六部,要把後金的大權,牢牢地抓在手裡。
他打算等此事有了結果後,再出兵,再者,他原來的計劃,全麵占領察哈爾後,繞開關寧錦防線,從敖漢部沿老哈河南下,直抵明軍的薊北長城。
他就不信,大明的幾千裡長城,都如關寧錦防線那樣,守得如鐵桶一般?
現在,因為阿濟格的死,他不得不提前出兵,不然,誰還肯為他賣命?
愁!
北邊,右翼蒙古的青城下,西遷的林丹汗,正與右翼三部殺得難分難解。
經過幾場聲勢浩大的的騎兵對戰,雙方都損失慘重,卜失兔汗縮進青城死守,林丹汗則架起回回炮日日轟炸,青城的城牆,都快被石頭轟塌了。
林丹汗不想回察哈爾直麵後金,他要收服右翼蒙古,再收複漠西蒙古,他要成為蒙古的大汗,重振他先祖成吉思汗的雄風,讓這世界,重新在蒙古人的鐵蹄下顫抖!
等他統一了蒙古各部,區區後金,深山裡跑出來的野人,算什麼東西?
同時,林丹汗也羨慕,右翼蒙古與大明互市的好處,幾十年來,右翼蒙古通過互市,將從大明那裡交換來的物資,賣到漠北、漠西草原,過得簡直不要太舒服。
他要收服右翼蒙古,將這塊好處,占為己有!
所以青城,他一定要拿下來!
右翼蒙古自俺答封貢以來,五六十年不動刀兵,自然打不過左翼蒙古。
但是……攻打了兩個多月,這青城仍然沒攻下,愁!
青城,卜失兔汗的王帳裡,擠滿了右翼三部的貴族,鄂爾多斯要西遷回去保護牧場,永謝布要北走避開林丹汗,青城所在地是土默特的地盤,卜失兔一旦退走,右翼蒙古就要土崩瓦解,土默特部也將失去家園……
愁!
俗話說: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左右翼蒙古的戰爭,讓板升地的許多蒙漢百姓,逃到邊牆下,請求進入邊牆避難。
大明對這些南下的蒙漢百姓,向來是接進來,在邊牆周邊的府縣,提供荒地安置他們。
問題是今年,西北大麵積乾旱,本地百姓都餓得吃觀音土,哪有餘糧安置這些內附的百姓?
況且蒙古人不會種地,為了生存,不得不做起了馬賊,那個誰?第一代闖王高迎祥,就是馬賊出身。
好在張薔撥出的九十萬兩軍餉,已經運到邊鎮,兵部發了死命令,一線的士兵,必須補發全部欠餉,誰敢欠餉,提頭來見!
至於欠下的五十萬兩,兵部已經在籌措銀錢,第二批補發的餉銀,年後就到,各衛所的軍官,推遲到第二批補發。
這才壓住了士兵逃跑、嘩變的勢頭。
現在,又來這麼多的蒙漢百姓,把賑災的吳牲,和隨行的禦史們,愁得頭發都白了。
氣得禦史們不停地上奏折,從陝西巡撫耿如杞,甘肅巡撫梅之煥,到延綏總兵吳士勉,再到邊鎮周邊各府縣的大小官員,跟彈棉花似地彈了個遍!
張薔望著雪片似的奏章,愁!
遼東的袁崇煥,為了滿桂在察哈爾的斬首功績,向朝廷大肆請功,還親筆寫了一篇生動的文章向《明報》投稿,將明軍的小勝,描寫得驚心動魄,蕩氣回腸的大勝,大肆謳歌明軍的新式火器,如何犀利。
是上懂理利用輿論的,居然還繪了新式火器的圖!
好在《明報》的總編呂圖南,參加過多次小朝會,對於新式火器的保密要求,太後強調過多次,他趕緊壓下了袁崇煥的文章,拿來請太後定奪。
氣得張薔想狠狠抽袁崇煥一個耳光,讓兵部尚書袁可立,下令狠狠申飭他一頓,一個大明高官,連一點保密意識也沒有。
張薔不得不召集重臣,製定大明的首部《保密條例》,將國家機密的概念,普及給大明官員,泄漏國家機密,等同通敵叛亂,以通敵叛國罪論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