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戰爭逼近京城_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3章 戰爭逼近京城(1 / 1)

皇太極親率中路主力,圍攻三屯營三日,不下。

此時,後金斥候來報:右翼的貝勒濟爾哈朗、嶽托,攻克大安口,明軍大安口守備兵儘被捉,投降,明軍馬蘭嶼參將張守約、馬蘭口守備方大虎,獻城投降。

巡撫王元雅派兵來救,被後金軍打敗,逃入遵化城中。

“哈哈哈!”黃太極仰天大笑,將三屯營久攻不下的陰影一掃而儘,心中豪氣頓生,“明軍有了火器,也不是不可攻克的嘛。”

下令停止攻打三屯營,大軍轉而向西,到遵化城下與左翼彙合,攻下遵化後,守住遵化和後麵的大安口、馬蘭嶼,大軍後路無憂矣。

然後縱兵大掠,廣闊的京畿大地,都將是女真人的肥羊,隨便搶,他還要去到北京城下,會一會大明那位五歲的小天子。

還有那位年輕的秉國太後,逼迫她簽訂城下之盟,每年向後金繳納歲幣,嗯,要多少糧食牲畜,多少銀子才好呢……

“下令,停止攻城,大軍撤向遵化,與右翼軍彙合!”皇太極下令道。

袁崇煥早就接到前敵指揮部的命令:後金軍一旦突破城牆,讓他務必將敵人阻擋在京師之外!

袁崇煥也早作了準備,聽聞後金突破邊牆,圍攻三屯營,立即派趙率教率四千騎兵馳援。

趙率教趕到三屯營的時候,皇太極正準備撤軍,聽斥候來報,大笑:“終於將遼東騎兵引出來了!命多爾袞和多鐸,帶兵去伏擊,務必殲滅這股明軍!”

皇太極引大軍西撤,多爾袞和多鐸兄弟,帶著多鐸的正白旗和阿濟格的鑲白旗,在三屯營外十裡處的官道上,阻擊趙率教。

趙率教的疲憊之師,被後金兩個旗的精銳圍困,幸得盧象升領兵來救,用一窩蜂和震天雷,才將多爾袞兄弟打退,將趙率教的兵馬接入城中休整。

袁崇煥估計遵化保不住,希望用趙率教的四千騎兵,加上遵化城的王元雅,拖住後金主力。

他則率祖大壽、何可綱,經永平,直接到薊州設防,薊州,是京城的第二座屏障,薊州向西,就是通州,過了通州,就是北京。

遵化城下,濟爾哈朗和嶽托率領的右翼部隊,越過大安口後,迅速包圍了遵化城,並立即發起了進攻,試圖打守軍一個措手不及。

遵化城中的薊遼巡撫王元雅,在接到前敵指揮部的命令後,將大部分駐軍調到了大安口周邊的各關口、嶼口駐守。

留在城裡的,是除了留守的邊軍兩千人,還有巡撫標營五百人,和盧象升留下的,押送軍資的神機營四隊、五軍營四隊,和三百多民夫。

按盧象升的布置,運來的火器,要迅速裝配到城牆上的部隊手中,神機營士兵,也要隨火器等物資,下到各關口,充著教練。

等王元雅將人員和物資安排妥當,正準備上山之時,大安口、馬蘭嶼等關口已破,後金軍潮水似地衝下山,瞬間將遵化城團團圍住。

濟爾哈朗先是派人在城下勸降,王元雅對城中大小官員說道:“我等乃大明官員,守土有責,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總督無需多言。”

王元雅一介文人,根本不懂行軍打仗,空有一腔情懷,正是張薔說的那“平日袖手談心性,臨終一死報君王”的文官。

盧象升留在遵化的京營官兵,根本指揮不動當地駐軍,計劃中的火器培訓方案,還沒開始執行,後金軍就兵臨城下了。

王元雅隻能緊急布置遵化城的防守,把盧象長留下的四隊神機營和五軍營官兵,派上城頭,用真實的戰鬥,來培訓守城的當地明軍。

學不會,就是死!

幸得有這些京營的官兵,麵對三萬多蒙古和後金聯軍,一窩蜂、震天雷、火繩槍輪番使用,緊急時刻,連碗口銃都用上了,才打退了敵人一波又一波的強勢進攻。

意外的收獲是:守城的明軍,不到一個時辰,就學會了使用新式火器,連剛搬到城牆上架好的佛朗機炮,也很快學會了使用。

果然戰場是最好的教室和訓練場。

等皇太極率領中軍趕到後,圍攻遵化城的敵人,增加到近五萬人,小小的遵化城,如暴風雨中的一座孤島,隨時可能被淹滅。

皇太極和濟爾哈朗,一心要將遵化城拿下來,做為後金的基地,一來,用作將來撤退時的後路,二是,用來集結在大明劫掠的物資,方便從大安口,撤出邊牆。

三來,皇太極要在此處,等待與袁崇煥決戰!

誰知遵化明軍的火器,比三屯營更強,不僅佛朗機炮多了四門,還有在三屯營沒見過的燃燒彈,果然如敖漢的洪台吉說的那樣,沾在身上,根本撲不滅,直到將人體也引燃,活活燒死!

金蒙聯軍死傷慘重,強攻了兩天,既沒有攻下遵化城,又聽聞袁崇煥已經繞過遵化,走永平,到了薊州城設防,企圖在薊州攔截後金軍。

第三日,又聽到盧象長和趙率教,率兵來援遵化。

皇太極與眾臣商議,遵化拿不下,也不能被袁崇煥牽著鼻子走,不能在袁崇煥設定的戰場上,與他決戰,否則,薊州就是第二個遵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被異國大佬強勢寵,敢跑,親哭你 野蠻纏綿 三角洲:說好去猛攻,花來什麼鬼 禁宮索歡!九千歲的對食丫鬟又想跑? 末日危機:從女寢開始求生之路 我,武鬆,靠科舉無敵! 肥妻懷孕後,蕭少父憑子貴 大明王朝1556 速通武俠世界:我專治意難平! 重生80:我靠懟人係統成億萬富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