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得功隻用了幾發實心炮彈,加上一通喊話,就瓦解了倉庫守衛人員的鬥誌,順利拿下通惠河邊一座巨大的糧食倉庫。
最主要的原因,是作為主心骨和頭領的趙龍,跑掉了。
比起倉庫裡的糧食,趙龍更擔心他家大人,他家大人要是有個閃失,後金汗黃太極,從《三國演義》裡學來的“反間計”,將全盤落空。
他心急如焚,從官軍正麵進攻的北門,逃到南門,見南門也被官軍堵住,他又帶著人,沿著圍牆轉了半圈,瞅準官兵的巡邏隊過去,飛快地翻過圍牆,跑進一條巷子。
這一片,全是倉庫區,倉庫與倉庫之間,是縱橫交錯的道路,要是熟悉道路的人,連拐幾條道,沒準真能逃掉。
趙龍是外地人,對道路不熟悉,隻能記著方向,向北方逃跑。
馬蹄聲在身後響起,官兵的馬隊追來了。
趙龍自幼在馬背上長大,擅長騎術,麵對身後緊追不舍的官兵馬隊,他心中突然生出一股狠勁——奪馬逃跑!
“奪馬!”他邊跑,邊下達命令,隻要跑到無人的地方,棄了馬再回城,就可以擺脫官兵的追擊。
幾人聽到他的命令,全都放慢速度,尋找著下手的機會。
幾人跑進一條巷子,馬匹在轉彎的時候,需要放慢速度,這就是他們的機會。
果然,騎兵在巷子勒住馬韁繩,準備轉彎,說時遲那時快,趙龍幾人撲身上前,前麵兩匹馬上的騎兵,還真被趙龍和一個手下拉了下來。
但官兵的反應也極快,被拉下來的兩人,立即與趙龍二人扭打在一起,急切間砰地扣動了扳機,這是趙龍第一次見到,不用點火的火槍。
槍口沒指著趙龍,卻打中了與他一起搶馬的手下,那人被強勁的子彈,帶得往後便倒。
另一個被拉下來的騎兵,沒了對手,立即揮舞著馬刀,向趙龍砍來。
現場一時混亂,其他四個撲出來搶馬的手下,稍稍遲了一步,失了先機,被後麵的騎兵開槍擊斃。
趙龍終究是雙拳難敵四手,見手下傷亡殆儘,又氣又急,官兵一刀揮出,隻聽“啊”的一聲慘叫,趙龍的左臂應聲而落,鮮血染紅了他的衣襟。
劇痛之下,趙龍身形一滯,重重地摔在地上。望著自己斷臂處汩汩流出的鮮血,眼中滿是絕望與不甘。
官兵要上前捆綁他,卻少了一條手臂,無法反綁雙手,隻得將他的右手,跟身體緊緊捆在一起,押回去交差。
同一日,登州水師的巡海船,在海上截獲了北京糧商行會的五艘海捕船,這些船滿載糧食,正要運往朝鮮。
朝鮮在後金手中,這些糧食將通過朝鮮,運往遼東。
………………………………
話還得從頭說起。
後金汗黃太極,開平一年破關入侵,四萬精銳,兩萬雜役,加上蒙古各部附庸,近八萬人入關,最後逃出邊牆的,不到三萬人。
連黃太極也差點被燒死,後金元氣大傷,黃太極的統治能力被質疑,汗位搖搖欲墜。
好在多鐸受傷,多爾袞的鑲白旗遭遇祖大壽伏擊,十不存三,兄弟倆的損失,比黃太極還慘,加上年紀還小,沒了爭奪汗位的實力。
代善做為大貝勒,兩個兒嶽托和碩托,都是黃太極的鐵杆支持者。
實力最強的,反而是未能入關的阿巴泰,和在朝鮮的阿敏……
阿巴泰寸工未產,沒資格爭奪汗位,阿敏遠在朝鮮,又不是老酋嫡子,自動避嫌。
黃太極低沉了許久,直到大學士範文程,為他講述了越王勾踐複國的故事,他才重新振作起來:勾踐都被抓到敵國做奴隸了,嘗能臥薪嘗膽,二十年勵精圖治,最張複國。
他隻是一次戰敗而已,況且勝敗乃兵家常事,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這是範學士的原話。
於是,黃太極重新振作起來,暫停了後金的六部製改革,成立了“議政王大臣會議”,暫時安撫了後金貴族。
兩千多年前的越王勾踐,和他的手下名臣範蠡、文種,都成了皇太極的偶像,他也想學大夫範蠡,向大明天子施展美人計。
奈何大明的天子,是個五歲的小娃娃,至於向大明的秉國太後施展美男計……太上皇還在呢,此計不通。
範文程向他提議:勾踐可以派間諜打入吳國,他也可以派間諜打入大明啊。
一來,可以打探大明的火器技術,二來,尋找替代山西商人的糧商,解決遼東的糧食危機,三來,利用宮裡的太監宮女,尋找機會乾掉小皇帝或他的娘……
最後,範文程沒想到,被黃太極派往大明之人,竟然是自己……算不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他以遼東漢民的身份,來京三年,一直以師爺的身份,潛伏在京城最大糧商,糧食行會吳元中的身邊,一番威逼利誘,最後,成工策反了吳元中。
大明加強了對張家口市場的控製,大宗糧食,很難從張家口運往遼東,遼東嗷嗷待哺,範文程焦頭爛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