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遼東鎮_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05章 遼東鎮(1 / 1)

大明朝堂和六部,開始進入戰爭狀態,一切事務,以戰場優先。

工部下屬的農具廠,暫停生產鋼質農具,鋼材優先供應給軍工廠。

兵杖局的炸藥,讓震天雷的體積和重量,都縮小了一半,威力卻比黑火藥填裝的震天雷,大了許多倍,曹賓曹公公接到太後的命令,加大了炸藥的生產量,讓軍工廠能生產更多的震天雷。

畢懋康根據法安大師給的圖紙,專門為騎兵研發的連弩,可以在馬背上連續發射八支鐵製弩箭,而且隻需要更換箭匣,就可以繼續使用,比起笨重的火槍,連弩使用起來,更方便快捷。

第一批產品,已經與其它武器彈藥一起裝船,運往遼南三州。

戶部也撥出第一筆,一百萬元的戰爭預算,通過央行在九邊的支行,發放到九邊,大頭當然是遼東前線。

戶部尚書郭允厚,逐漸發現了通過央行撥款的諸多好處,以往的銀錢,還沒出京城,先“飄沒”兩成,再通過層層“飄沒”,到前線將領手上,就剩下不到五成,到基層士兵身上,更是不知還有多少。

而通過央行撥款,杜絕了層層飄沒,使朝廷的銀子,真正落到實處,用到了需要的地方。

五軍都督府這邊,也在遼南地區的各縣城,恢複了幾處衛所,主要任務,是維護當地治安,協助縣令剿匪,在張薔看來,相當於後世的武警部隊。

在兵部的命令下,金州、複州、新奠、靉陽的衛所,立即動員起來,青壯們全民皆兵,這些青壯,有些是有正式編製的衛所兵,有的是沒有編製的“餘丁”。

餘丁們立下功勞,賞賜和衛所兵一樣,還有優先補錄當兵的資格,當了兵,就能分到兩百畝土地,一家十幾口人,都能過活了。

所以,彆看是一個小小的衛所兵,也是不容易當上的。

………………………………

遼東,寧遠城,遼東督師衙門,袁崇煥正在召開臨戰會議,遼東巡撫畢自肅、山海關兵備道楊嗣昌、山海關總兵何可綱、遼東總兵馬世龍,遼東前鋒總兵祖大壽等牛人,濟濟一堂,人人麵上,都露出激動之色。

在天啟年間,遼東鎮的防線,就縮到錦州、鬆山一線。

開平三年,在首輔孫承宗的建議下,朝廷撥款,重修了大淩河堡和右屯,將明軍的防線,前移到大淩河、右屯一線。

目前駐守大淩河堡的,是前鋒總兵祖大壽的養子,千戶官祖澤潤。

這一時空,皇太極差點被拍死,困在沈陽舔舐傷口,所以明朝重修大淩河堡的時候,他隻派了阿馬泰,帶兵前來襲擾,卻被明軍強硬地打了回去。

阿巴泰回到沈陽的時候,實力終於與代善、多爾兗等人差不多,再也不敢對皇太極的各項改革措施,指手畫腳地逼逼了。

皇太極借明軍之手,成功消耗掉阿巴泰的實力,為自己穩固汗位,掃清了道路。

所以這一時空,明軍用京師運來的水泥,不到半年時間,就修築起大淩堡城,和右屯衛城。

原本的時空,修築大淩河堡的明軍,被皇太極圍困,彈儘糧絕,祖大壽在饑餓士兵的協迫下,欲投降後金,何可綱反對,於是祖大壽綁了何可綱,推到堡城外斬首……

這一時空,沒有發生這些悲劇,所以,祖大壽與何可綱,還坐在督師衙門的議事廳開會。

後金被太後一錘子拍暈,明軍又增加了新式火器,開平以來,從沒有拖欠過軍費,遼東前線兵精糧足,在座諸人,誰不想在遼東任上建功?為後世子孫,掙下一份與國同休的家業?

三年來,祖大壽、馬世龍等人,多次慫恿督師袁崇煥,向朝廷請戰,特彆是聽聞東江鎮毛文龍,收複了蓋州後,更是積極請戰,想要越過大淩河,收複西平堡等遼東失地。

袁崇煥也向朝廷請旨,得到的答複,是朝廷正在應對國內的災害,沒有錢糧,再在遼東開戰,請遼東諸將,靜待時機。

現在,這個時機來了,雖然隻是策應東江鎮,也足以讓祖大壽、馬世龍等人欣喜,隻要能將前線,推進到西平堡一線,就可以在義州到錦州的廣大地區,移民屯墾。

想到東江鎮毛承祿、陳繼盛等將領,分到的大片土地,甚至降將劉愛塔,也分得五百頃土地……他們就眼紅得滴血。

隻要能守住西平堡一線,身後的大片土地,不就是大明的了麼?作為收複失地的前線將領,朝廷會少了他們的賞賜麼?

這兩年,遼東前線的工程建設,除了修築大淩河堡和右屯,幾乎沒有,吃空餉也越來越難,將領們的收入,越來越依賴土地出產,所以,他們十分渴望,收複西平堡。

所謂聞戰則喜,就是指他們這些人的樣子。

畢自肅和袁崇煥兩人的責權,有許多重複的地方,兩人都有節置地方軍政事務的權力,後來,經太後張薔調整,巡撫的職責,重在撫民,兼理督軍事務。而督師職責,重在管軍,兼理民事。

實在是過去,遼東軍費開支太大,張薔必須派兩人相互監督。畢自肅是都查院都禦史畢自嚴的弟弟,性情剛烈,清廉自守,又善於理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肥妻懷孕後,蕭少父憑子貴 大明王朝1556 速通武俠世界:我專治意難平! 重生80:我靠懟人係統成億萬富婆 簽到,從獅吼功開始 葬仙,葬帝,葬自己 打造聖僧人設 女王從頂流做起 夫人來自山裡 我就是教你變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