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仔繼續說起後麵的故事。
最早的一批人類,他們已經了解到,隻要有軒仔的存在,他們基本就能平安的通過每一次祟災。
但是這裡麵也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例如鬼祟並不一定配合,或是鬼祟會提出額外的要求,需要人類玩家作出一定的犧牲。
如果繼續執行以前那種人人平等的製度,恐怕需要通過抽簽的方式選出祟災當中要犧牲的人。
當然了,不參加祟災肯定是最安全的。
可是高樓的搭建需要基料,想要追求美好生活,需要抽獎獲得圖紙。
當時已經有坑殺新人經曆的最早一批人類,他們在一起琢磨出了一個辦法。
想要在高樓更好的生存,又想要避免掉參加祟災的風險,最好的辦法不就是招攬新人,讓新人替他們承擔這份風險嗎?
於是他們再次開始招攬新人,讓新人去參加祟災。
由於軒仔每一次使用能力都需要一段恢複時間,這段時間不足以他們參加每一次祟災事件。
總不能在雲霧通道出現後,他們有的去參加,有的不去,這樣遲早會被發現規律,被刨根問底其中的秘密。
於是他們想了一個主意,劃分上民和下民。最初這個想法隻是為了保護自身。
跟其他人進行物理分隔,老人不跟新人住一塊,保持老人的神秘感,減少交流、預防秘密的暴露。
等到出現了強大的新人,新人憑借自己的能耐,逐步提升到三階以後,第一批的上民慌了,提出要拉攏新人中的強者,允許三階強者成為上民。
可是當時的上民也並沒有什麼特權,他們不過是一群守著軒仔,掌握著能夠‘平安通過’秘密的水貨玩家罷了。
成為上民對這些三階強者有什麼好處嗎?共同分享這個秘密?
說不定知道這個秘密以後,會出現正義使者,堅持不與鬼祟為伍,要殺了軒仔。
於是上民繼續想辦法,給上民的身份製造特權,讓強者向往成為上民、擁護上民的身份和地位。
他們開始大量招人,一次性就招了上百人。通過製造差異化來為上民身份賦予價值。
這上百人的吃喝拉撒成了大問題,上民有償提供資源,用基料換取物資。
其實一開始上民製定的物價水平並不高,憑借新人最開始的一百基料足夠他們生存一個月。
可是人類並不全都是理性和聰慧的,總有部分不太懂思考,甚至是智力有缺陷但生活尚能自理的人。
他們就像巨嬰一樣,不懂得節製,不單純換食物和水,還大量換取衣服、床鋪、家具、裝飾品、化妝品等等,在物資本就不充足的高樓,過上精致生活來了。
一百基料撐不到一個星期就花光了。
或許是他們認為高樓的管理者也跟現實裡的政府一樣,不會無視弱勢群體,會充分展現人文精神、人道主義。
上民當然沒有搭理這些人。
而沒多久後,這些人便走上了墮落、極端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