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陷入到了一個徹底的死局當中。
諸葛夜對於明皓天當前的變化,他並不意外,甚至於他知道為什麼。
明皓天的變化來源於無上規則的影響。
在廣袤的宇宙中,每個位麵都存在著天花板的力量界限,那又被稱為位麵極限。
當修行者的修為境界觸碰到這層極限,無上規則就會加以乾預,自動啟動對個體意識的重塑程序。增長個體神性,壓製人性,以此壓製人性中最不穩定的感性因子。
這種乾預並非突如其來的變化,而是如同一把鈍刀,在潛移默化中切割著情感與理性的邊界。
增長的神性會不斷放大個體意識中最堅定的信念,將其淬煉成不可動搖的執念,同時抑製愛意、恐懼、憐憫、憤怒等等一切情緒。
就像打磨一件兵器,削去所有可能影響軌跡的枝節,最終隻留下筆直且鋒利的刀刃。
也因此各大位麵的神靈總是中立和客觀,它們擁有絕對的理性思維,其立場和態度總是鮮明的,而不會像人類那般反複無常,也不會因一時好惡改變立場。
當神性徹底取代人性的那一刻,個體便完成了從“人”到“神”的蛻變。
他們如同被寫入核心代碼的機械,會永遠遵循成神前最強烈的意誌行動。若沒有足以撼動規則的外力介入,這種狀態將永恒存續。
曾經的夢想、追求、甚至善惡觀,都會在神性的熔爐中被提純成單一的行動綱領。
明皓天由於內心懷揣著給世界帶來和平的願景,在他實力觸碰到這方位麵的極限後,追求世界和平也就被神性放大成不容置疑的神聖使命。
如今驅使他行動的不再是身為人類明皓天的悲憫或熱忱,而是如同天道般冰冷的執行程序。
那些被他親手終結的生命、那些被其暴力壓製的反抗,在神性視角下不過是達成最終目標的必要步驟。
他不再是那個會猶豫、會痛苦的明皓天,而是成為了規則意誌的具象化載體,在追求和平的道路上,能夠為了達成目的,毫不猶豫地碾碎所有變數。
隻是在諸葛夜的印象當中,無上規則所乾預的神性增長,並不是無可挽救。
宇宙中有不少生靈在修行中,會注重對心靈的修煉,讓心靈去駕馭力量,那就能減少神性對自身的影響,哪怕成神成仙,也依舊能保持較強的人性。
明皓天在被神性占據主導前,也曾有意識的想要保持自身人性,也意識到神性自我會帶來的危害。
可是明皓天的本人色彩將他推向了這條絕路。
明皓天本就更接近神性的純粹,對個人情感與私欲的追求本就淡薄,而對和平的執念又太過深沉。
他像是一株向陽而生的植物,即便知道烈日會將自己灼傷,也無法停止追逐的腳步。
當神性與人性的天平傾斜時,他骨子裡的理想主義成了最後一根稻草,讓他在追求和平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他終究沒能戰勝自己內心的執念,最終被神性徹底吞噬。
諸葛夜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知道這些事情,但他內心無比確定,這些並非腦海中的臆想。
“明皓天,我冥冥中知道這世上有著這樣一個人,為了將他栽培成無私救世主,讓他成為斷絕情感,隻存大愛的聖人,他從出生開始就被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