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了,哎,這玉米還沒收呢,都快冬天了。“
此時正是深秋,
”嬸子,這是秋玉米,這兩天陸續在收呢,你看那邊,一筐筐的,真是大豐收啊。“
說話的是個姑娘,看打扮像是城裡人,瞅著她興奮的樣子,大概是個記者吧,因為也穿了四個兜,上兜插了好幾隻筆。
“姑娘懂得真多,原來這是秋糧啊,豐收了好,豐收了農民就能吃飽了。”
“嬸子真逗,現在的政策好,農民早就能吃飽了,我們報社派人來,就是要采訪他們,”
果然是個記者,周明將臉扭到了一邊,一般豐收季,報紙上都會報道的,也算是例行采訪,不過,這位工作時間應該不長,很有工作熱情。
“你這麼年輕,就當上記者了?真是了不起啊,我家孫子說了,上了大學才能當記者。”
旁邊一位大娘也笑眯眯的說,重點是炫耀自己的孫子,姑娘也很熱心,立刻詢問她孫子的學校,也將自己的情況一股腦的倒了出來,如此沒城府的記者,周明還是第一次見。
“你也去周村嗎?”
明雪突然問道,這姑娘也買了五毛錢的票,
“是啊,是啊,嬸子,你也去周村?我就是去報道他們的蘑菇場,你們不知道,周村的蘑菇可好了,都賣到了京市,供應著好幾個菜場,”
這段時間,周山兩口子幾乎沒來過,雖然知道蘑菇種的不錯,具體情況還真不知道,原來都這麼有名了,如果能上報紙,肯定會更好的,
這時候,信息的傳播主力還是報紙,雖然電視上也有了一些廣告,卻是很少很少的,隻有大企業才播得起。
“有了你們的幫助,他們會更好的。”
“你們去周村買蘑菇嗎?”
姑娘有些天真,明雪笑著搖了搖頭,
“我們就是周村人,回去看望親戚的。”
“啊,原來是這樣啊,我誤會了,嬸子看著不像啊,您很小就出來了吧?”
明雪的氣質非常好,跟農村的確掛不上邊,聽了這話,她隻是笑笑。
“是啊,很小就出來上學了,姑娘也是燕京人?”
那一口京片子,想誤會也難,
“對,我家從爺爺輩就來了,我老家也是冀省的,隻是家裡人都去了燕京,已經沒人了。”
說著閒話,終於看到了周村的路口,周明將母親扶了下來,
“您慢點,先活動活動腿。”
“大娘,真是你嗎?我,我是小紅啊。”
真是太巧了,周明定睛一看,還真是小紅,隻是早沒了當年的怯懦,可能是長年乾農活,身子也壯實多了,手裡還牽著一個小男孩,
“叫奶,這是你大奶。”
她一直管明雪叫大娘,這可不是泛泛之稱,而是真正的大娘。
喜歡重回1958請大家收藏:()重回1958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