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兵部員外郎的彈章;
這是禮部左侍郎的彈章;
這是工部尚書的彈章;
這是戶部右曹的彈章;
這是刑部參軍的彈章;
這是吏部司封主事的彈章;
…………………
這是豫州刺史的彈章;
這是江淮總都的彈章;”
隨著吳憂一本本的翻開彈劾奏折,莊文清一一將彈劾人的官職報了出來,他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給吳憂施加心理壓力,製造緊迫感。
這些的官員吳憂絕大多數不認識,禮部左侍郎趙晉,也就是趙輕柔的父親,吳憂倒是印象深刻。
想不到啊,他居然也彈劾了我吳家,怎麼說也算是熟人吧,這也太過分了!
吳憂在心裡腹誹,可他卻不知道,趙家也是受害者,風雲榜前十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趙輕柔無疑成為了眾矢之的。
得知風雲榜出自吳憂之手後,趙晉也是含著怒火,咬牙切齒寫下了彈章。
“等等。”
吳憂打斷了莊文清的話,疑惑的問道:“不對啊,風雲榜隻在京都傳播,為何豫州和江淮之地的官員也彈劾我?”
莊文清嗬嗬一笑,說道:“這你就有所不知了,能上風雲榜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榮耀,風雲榜在京都一傳開,其他地方的讀書人豈能甘看著,可京都又路途遙遠,他們沒有辦法,隻能去各地的府衙討說法。
府衙的消息比較靈通,知道風雲榜的出處,可各地的官員給不了交待,自然把矛頭指向這一切的根源。”
話說的很明白了,吳憂卻是聽的心顫,他也顧不上儀態了,怒道:“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莊文清沒有反駁吳憂的話,點頭認同道:“不錯,確實有些欺人了,這幾日陛下都不敢上朝了,隻要一上朝,全部都是討伐你吳家的言辭。
本官可提醒你,京都可有九成以上的官員都彈劾了你吳家,而且不僅豫州和江淮兩地,全國各地州,郡,縣都有彈劾你吳家的奏折。
更離奇的是,達達斯坦聽聞了此事,也派了使臣前來,少則數日,多則十日就會邸京,你要有心理準備!”
這個世界的地理吳憂聽百事通說過,大夏北方是北蠻,占據著大片地方,其國土麵積比大夏還要大上一倍,北蠻以遊牧為主,可謂是馬背上的民族,戰力極強。
大夏西邊是燕國,是燕朝後裔建立的半農耕半遊牧國家,燕國可不是撮爾小國,大夏的前身便是燕國,大夏滅了燕國後,燕國的一位皇子帶著一隊殘軍,攜十多萬百姓遠走他鄉,這才有了現在的燕國。
燕國和大夏是世仇,無時無刻不在積蓄力量,等待複國。
在北蠻和燕國之間,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大小部落和小國,用生存來形容更合適,因為北蠻勢大,又極為好戰,經常攻伐這些弱小的勢力,就算是大夏邊境也未能幸免。
大夏以南是海域,東瀛處在大夏海域以南的位置,經常有東瀛的匪寇,踏上大夏的國土,殺人越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