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成秀不懂建築,卻也知道石灰的用途,看著如燒開的沸水般翻騰的水池,他忍不住好奇,再次問道:“大人,石灰是防潮用的,你這樣是不是太浪費了?”
吳憂搖頭:“線路的規劃,要用到石膏,你就當這是石灰新的用途。”
聞言,鄒成秀不再多問。
看了一會兒,吳憂便沒了興致,對鄒成秀說道:“如果水池不再冒泡,你派人通知我。”
說完,吳憂帶著啞巴回了府邸,燒石灰需要時間,張十七他們要對路麵進行規劃,真正施工估摸要等到下午了。
直到下午過半時分,吳憂才收到鄒縣丞的通知,他沒有猶豫,再次來到了施工現場。
在城門處,吳憂看到地麵上,用墨鬥標注出,一條條長方形的線路,大約已經有了一裡地的長度,整齊而規範,心裡非常的滿意。
來到城門口,吳憂看到石灰池果然不再冒泡,水溫也漸漸的降了下去,原本混沌的水池,清澈見底。
“猴子,去把張十七他們全部叫來。”
猴子沒有猶豫,立刻前去通知張十七。
不大一會兒,四十多名工匠全部來到了石灰池旁。
吳憂也不遲疑,說道:“準備開工。”
東城門處的主街道已經封鎖,禁止車馬和百姓通行,不過兩旁卻圍滿了百姓。
交通改製已經不是秘密,龐大的工程,引得好熱鬨的百姓前來圍觀。
這種被無數人注視的感覺,吳憂已經習慣了,府衙的一眾人也習以為常,張十七他們和眾勞力明顯很不自然。
吳憂沒有去安撫他們,等時間長了,他們自然而然就適應了。
寬敞的街道上,吳憂拿著刷子,在裝著石膏的木桶裡攪拌,然後在畫好的方框裡塗上白色的石膏。
這種事情並沒有技術含量,吳憂之所以動手,並不是在給工匠們做示範,這隻是一個形式,起著象征意義。
新事物的出現,要有重要人物帶頭,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夏皇把這件事情交給他,自然由吳憂領頭。
這種領袖做法,吳憂也能理解,如果以後往好的方向發展,他功不可沒,如果往壞的方向發展,世人隻會罵他一人。
不論是大喜還是大衰,都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承受的。
隨意的示範了一下,吳憂便把刷子扔給了張十七,畢竟他的作用不是親力親為,而是起著主導權,隻要引導一個正確的方向,自然有人去做。
不用吳憂提醒,有幾名工匠開始動手,將石膏塗抹在方框中,一條條白色的斑馬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漸漸成型。
除了斑馬線,吳憂還發現地麵上畫的箭頭和圖案,畫案有馬,馬車以及行人。
吳憂對示意圖很滿意,主要是畫技,連他都暗暗稱奇,他雖然畫技不俗,也隻是紙上談兵,而這種能把畫技用到路麵上的,才是牛人。
“張十七。”叫來張十七,吳憂指著圖案問道:“這是誰畫的?
喜歡大夏煙雨請大家收藏:大夏煙雨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