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恍然,一拍巴掌,激動道:“難怪,難怪臣覺到此次科舉的紙張與常用的紙不同,而且更加的柔軟舒適,書寫時也更加的流暢細膩,原來是新紙。”
聞言,在場的讀書人也議論了起來。
“考試用的紙確實不錯,不散墨,而且非常的光滑,難怪了,原來是新紙。”
“那紙是真的不錯,比市麵上最好的紙都好用,當時我還以為是朝廷對科舉太重視,所以才用的最昂貴的紙,現在看來並非如此。”
“同感同感,原來竟是吳家獻的造紙之法。”
………
原本吳憂的打算是用造紙法,扼製西王的勢力,他本不願意宣揚出去,隻是沈伯彥一心複仇,逼迫太甚,為救吳敵,也隻能公之於眾。
至於西王得知後,會有什麼反應,此時也顧不上了。
最好的宣紙,市場價格一張四十到五十文錢,普通的也要三十文左右,最次的也需二十多文錢,這是天價,大夏讀書人少與此有直接的關係。
彆看這次科舉人數有七千多人,因為這是京畿之地,讀書人彙聚,若在其他貧瘠之地,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樣。
也顧不上是不是與民爭利,楊慎問道:“這紙將售價幾何?”
夏皇想了想,說道:“前期售價暫且訂在八到十文,後續產量提升,價格還會下調。”
“好,好,好啊,若如此,將來我大夏必然會出現許多的讀書人,這是利國利民之大善舉。”意識到這其中好處,楊慎興奮的手舞足蹈,他的目光瞥見了司馬流年,說道:“司馬,快快記下,如此善舉,當載入史冊。”
司馬流年也不含糊,筆走龍蛇,快速記錄。
場下無數的讀書人也歡呼了起來,特彆是寒門學子,沒有人能體會他的心酸,讀書是一件非常燒錢的事情,若紙的價格下調,就意味著書籍也跟著大降價,這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利益。
不僅讀書人,普通百姓也意識到了其中的好處,將來他們的子女也可以讀書,不用再為高額的費用而操心。
紙張價格實惠,再加上科舉的出現,這讓所有人看到了一條光明大道。
正在眾人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之中,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打破了氣氛:“貪汙就是貪汙,這隻不過是吳敵找的借口罷了,陛下,切勿被這奸佞所蠱惑。”
說話的是沈伯彥,案子並未結束,吳敵已經承認了罪刑,而且交代了來龍去脈,接下來就是宣判。
沈伯彥心裡那個恨啊,從他在朝堂提出重審吳敵案時,吳憂毫不猶豫的便應了下來,而且還要求公審,當時他便感覺到了不妥。
現在他才真正明白,合著彆人已經下好了套兒,就等著他往裡鑽。
這哪是公審吳敵?這分明是在為他揚名,心有不甘,沈伯彥在做最後的嘗試。
此時,現場所有人都看向了夏皇,等待著最後的裁決。
夏皇起身,來回跺了數步,對眾人道:“各位鄉親,朕把決定權交給你們,是殺是放,朕全憑你們決定。”
聞言,沈伯彥心裡一沉,他清楚此次複仇的計劃失敗了,吳敵獻上造紙之法,就等於賄賂所有讀書人和百姓,那還殺個屁啊!
顯然,這也是夏皇所看到的結果,民意君意都不站在沈家一邊,沈伯彥無奈,率先離開了公堂。
喜歡大夏煙雨請大家收藏:大夏煙雨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