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鄉親,你們且寬心,柴炭的價格很快便會恢複正常。”
“是真的嗎吳大人?”
“本官言出必行,斷然不會誆騙你們。”
得到了吳憂的保證,原來心喪若死的百姓頓時歡呼了起來,齊齊高呼:“吳大人,吳大人,吳大人……………”
京都城內不得行凶,這是夏皇的規矩,物價一直由戶部說的算,雖然沒有律法條例,可私自哄抬物價,這便壞了朝廷的規矩。
既然有人不守規矩,吳憂便要告訴他們,不守規矩到底是什麼下場。
身為京都令,以往吳憂行事都會遵守律令,可這次他不這麼想了,律法和規矩同樣重要。
“猴子,去東城都衛司找樊順借兵。”
“是。”
猴子心裡一驚,憑他對吳憂的了解,這次又要出大事了,於是,他也不耽擱,應了一聲,立刻朝東城區而去。
回府衙的路上,吳憂沉著臉,一句話都沒說,臉色十分的凝重。
文武百官,除了一個賀青鬆外全部選擇了無視,這很不正常,至少說明了一點,蜀王的威望和權勢讓他們忌憚。
吳憂回到府衙沒等多久,猴子便一個人急匆匆的趕了回來:“大人,我打聽到都衛司的人馬幾乎全部出了城,不僅都衛司,還有禦林軍,以及部分禁軍。”
出城?
吳憂皺眉思索,隻片刻,他便明白京都人馬為何會大規模的調動了,蜀王有五萬大軍駐紮在城外,夏皇這是在防備著蜀王。
既然決定動手,僅府衙的二三十衙役恐怕不夠,東城都衛司是指望不上了,可是找誰借人手呢?
琢磨了好一會兒,吳憂想到了一個人,看了看泛黑的天色,打消了現在前往的念頭。
次日,吳憂準備了拜帖,帶著啞巴和猴子早早的出了門。
隻不過三人剛出府衙大門,便被一名中年男子攔住了去路。
“吳憂,你可真讓我好找。”
吳憂停下步伐,打量著來人,此人三十來歲,相貌周正,留著短須,最有特點應該是眉毛,他緊皺著眉頭,稀疏的眉毛呈八字形。
身上的穿著倒是樸素,一身青色長袍隱隱發白,顯然已經有些年頭了。
此人吳憂並不認識,上前兩步問道:“你是何人?”
在吳憂打量此人時,此人也在打量著吳憂,見吳憂詢問,中年男子捊著短須,斜著眼道:“老夫賀青鬆。”
今日,他起了一個大早,先去了吳家一趟,敲了半天門,無人回應,還是路過的百姓告知吳家的狀況,以及吳憂的去處,他這才急匆匆的趕來府衙。
之所以找吳憂,是因為彈劾解決不了問題,哪怕彈劾蜀王和夏皇,一樣沒有半點兒作用,無奈之下,賀青鬆便從官員入手。
京都城內的亂子,文武百官皆沉默不語,而吳憂是京都令,整個京都都在他的治下,所以,賀青鬆第一個便找上了吳憂。
原來是賀大人,幸會。這是吳憂準備好的客套話,隻不過話到了嘴邊,卻被賀青鬆打斷了。
“本官前來不是結識吳大人的,吳憂,本官問你,柴炭價格上漲一事你可知道?”
吳憂點頭。
“本官再問你,你知不知道百姓現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