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局持續到了第六天,一切看似風平浪靜,實則危機重重。
吳憂和上官素,以及鄒縣丞和朱達,將所有的賬目整理了出來。
十年前,給古寧寺大批運輸物資的名單,足有十餘人,其中雲四海以贈送為由,運輸了大量的名貴藥材,而其人也都參與了其中,或運送鉛礦,硫磺,甚至還有水銀。
而接收這些物資的人是一位十一二歲的道童,名叫蓮和。
而蓮和至今還在京都,他正是長生觀玉鼎真人的關門弟子。
除此之外,古寧寺失火前的幾天,玉鼎真人和蜀王確實去過古寧寺,隻不過失火時,並不在寺內。
商賈對此事知道的並不多,他們隻負責運輸物資,他們卻不知道,無形之中他們已經成為了幫凶。
當年,影衛隻負責查古寧寺失火案,這已經走進了一個誤區,從而忽略了許多的細節,如果他們發現古井底下的密室,此案也不至於至今未破。
吳憂肯定,古寧寺失火必然和少你失蹤案有很大的關係,也或許是為了掩飾他們的罪證,不惜殺掉所有知情的人,以及無辜的香客。
現在所有的證據全部指向蜀王和玉鼎真人。
雪依舊在下,空氣中都散發著冰冷的寒意。
案子太過匪夷所思,吳憂,上官素,鄒縣丞和朱達皆都沉默不語,整個府衙的氣氛顯得異常的壓抑。
“上官,你調動大理寺的人手,將長生觀………”
吳憂心裡壓抑著怒火,他恨不得將這群王八蛋全砍了,可是話說一半,卻被府衙外傳來的叫囂聲打斷了。
“吳憂,出來,今天無論如何也要給賴大人一個交代。”
“出來,出來,給一個交代。”
府衙外麵,大量的讀書人聚集,比昨天足足多了一倍有餘,不遠處大量的百姓圍觀,這樣的陣勢,可謂空前的熱鬨。
吳憂為官,百姓心裡自然有數,可他觸碰了讀書人的逆鱗,他們雖然心向著吳憂,卻一時間沒人敢上前。
賴正清死了,說明他該死,是吳憂殺的又如何,這就是普通百姓的想法。
群情激憤,讀書人血氣方剛在此時展現的淋漓儘致。
在不遠處觀看這一幕的宋瑾之冷笑不己,這些讀書人中,有一部分是他安排的,他就是想把事情鬨大,將吳憂繩之以法。
昨天吳憂劃的界線還在,已經有十數人邁了過去,然後更多的人也跟著他們的步伐邁了過去。
石勇和十幾名捕快抽出了刀,緊張的看著洶湧的一幕,他沒有想到這樣些讀書人竟然真的不怕死。
讀書人越逼越近,石勇等人一步一步的往後退,一直退到鳴冤鼓旁,然後腳步踏上了台階。
若在繼續下去,這些讀書人必然會衝進府衙,那麼離發生暴亂就不遠了。
就在此時,破風聲傳來,石勇抬頭看去,見一塊巨大的石頭從自己的頭頂飛過,直直的朝人群砸了過去。
定睛一看,石勇大駭,那哪裡是什麼石頭,而是一個巨大的磨盤。
磨盤呈碾壓式飛過,鮮血四濺,十幾名讀書人頓時或死或傷,倒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