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前院。
除了一群陌生的麵孔,吳家除了吳敵外,吳家的人都在,趙輕柔姐弟,曹雪凝,吳坎,小竹,啞巴。
現在不是和趙輕柔說話的時候,吳憂把目光投向了這群陌生的麵孔:“你們是什麼人?”
“恭喜吳大人抱得美人歸,又為世間添了一段風流佳話。”見吳憂問話,站在最前列的長須男子拱手笑道,然後介紹道:“在下風雅書苑掌櫃,小可姓何,吳大人可稱呼我為何掌櫃。”
何掌櫃說完,又一男子拱手道:“在下百川書園靳掌櫃。”
“在下書香閣沈掌櫃。”
“等等。”不等這些人一一介紹,吳憂連忙叫停,問道:“你們前來有事?”
問完,吳憂指向何掌櫃:“你來說。”
見吳憂並不知道他們的來意,何掌櫃頗有些敬佩,吳憂的詩集火了,還是大火。
當初曹雪凝在詩會上大吹特吹,還將他的詩籍當成話本翻譯了一遍,當時曹雪凝隻展示了五首詩,以話本的形式解釋了前四首。
而隨著上官白墜馬受傷,第五首詩也被驗證了,因此,他的詩集受到了許多人的追捧。
嗅到商機的各大書館,這才找上門前來,請求合作。
何掌櫃簡短的說完這些後,再次拱了拱:“吳大人,這是一個揚名的好機會,無數才子求而不得,萬萬不可錯過啊。”
這倒是實話,詩集市麵上多的是,真正有名氣的卻是寥寥,吳憂之所以讓何掌櫃流露出敬佩之色,不僅是因為吳憂的詩才絕豔,更是因為他的詩集僅僅展示了幾首便有了大火的苗頭。
吳憂還需要名氣嗎?當然不需要,他的名氣在京都怕是無人不知了。
在吳憂看來名氣這東西太虛幻,不過卻也很實用,好的官聲受百姓愛戴和信任,這便足夠了,詩詞方麵雖然錦上添花,意義卻不大。
見吳憂遲遲不說話,何掌櫃再次說道:“吳大人,一首詩我風雅書苑願出十兩銀子買斷。”
“何掌櫃你還真不要臉,區區十兩就想買斷,我百川書園出十二兩。”
“哼,我書香閣出十五兩。”
“我出十八兩。”
“我出二十兩。”
“二十五兩。”
“三十兩。”
…………………
彆的詩籍都是論本賣,有點兒名氣的詩籍,單本的價錢也不過幾百文,而現在吳憂的一首詩的價格竟然賣到了十兩銀子,這絕對是天價。
吳憂驚愕,他的詩品質自不必說,沒想到居然這麼值錢。
要知道好的詩詞隻要出現便會被傳開,知道的人越多,詩反而會貶值。
試問,一首人儘皆知的詩,誰還會花錢去買?
不過,吳憂很快便反應了過來,詩籍隻是表象,而詩籍中隱藏的故事才最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