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戶人家不養豬,隻有普通百姓才會養上一兩頭,現在離年關不遠,許多的百姓將豬趕到城內售賣。
這並不是偶然,在發行報紙前,吳憂便考慮到了這一點,他對民生雖然關注的不多,但窺一斑而見全貌,從生活中的細節便能看出問題的所在。
石勇的傷口已經結痂,並無大礙,這是吳憂邀請孫正和親自把的脈。
看過石勇,閒來無事,吳憂在城內閒逛了起來,有一段時間沒有了解民生,貌似變化很大,看著時不時趕著豬,笑容滿麵的百姓,吳憂才發現,這個時代因他在漸漸的改變。
“沒有餃子的新年並不完整,這個下期的報刊也一並加上去。”
餃子的來曆吳憂清楚,乃是由張仲景所創,這個朝代沒有張仲景,自然也沒有餃子。
原本下一期報刊的菜譜是鹵味,鹵味所需的調味料都可以尋到,什麼鹵豬耳,鹵豬蹄,鹵肘子,哪怕想想都讓人食指大動,再加上餃子,足夠讓百姓過一個好年了。
說書是服務行業,也是冷門行業,相比青樓遠遠不及,這是之前的狀態,現在完全變了。
三國演義促進了這個行業的發展,將說書人的地位足足提升了一大截。
茶樓酒肆這些地方,如果沒有說書人,生意門可羅雀。
吳憂走進了一個不大的茶肆,要了一壺茶,安靜的聽著三國。
台上說書的是一位老者,旁邊還跟著一位五六歲的女童,從衣著來看,這一老一小雖然不算富裕,但日子還算過得去。
這個朝代還沒有版權一說,哪怕有吳憂也不在意,在他看來,百姓是一個族群,當官其實是服務這個族群,隻要他們變得越來越好,這才是他當官的意義所在。
女童捧著托盤來到了吳憂身前,看著紮著雙馬尾,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盯著自己的小女娃,吳憂忍不住伸出手,在她的頭頂揉了揉。
從吳坎手裡接過錢袋,吳憂沒有遲疑,將一大袋銅錢放在了托盤之上。
吳家不缺錢,這點錢根本算不上什麼,但是吳憂忘記了重量。
五六歲的女童力氣本就不大,如此一大袋銅錢讓她的雙手失去了平衡,銅錢連同托盤全部落在了地上。
“嘩嘩………”
什麼聲音最吸引人?不管在哪個朝代,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錢發出來的聲音才是最悅耳的。
此處的響聲打斷了說書,所有人的目光全部看了過來。
“吳大人。
“原來是吳大人。”
被認出來了,吳憂有點兒尷尬,到茶肆聽彆人說自己的書,這樣的惡趣味怕隻有他了吧!
說書的老人以為是自己的孫女衝撞了吳憂,臉色蒼白,連忙上前賠禮道歉。
吳憂擺了擺手:“沒關係,隻是本官給的賞錢撒了而已。”
說完,吳憂連忙離開了茶肆。
喜歡大夏煙雨請大家收藏:大夏煙雨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