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喜對待廚藝很認真,也很努力,他做的菜水平直線提升,符合軍營內所有人的口味,除了吳憂和獨孤愷。
雖然被吳憂和獨孤愷罵的次數多了點兒,但是他沒少撈好處,單單董大寶給的賞賜讓他樂開了花。
吳憂不在軍營時,孫喜是最自在的,軍營內誰見到他都叫一聲孫大廚。
受人尊重的感覺真好,以前的白虎營,孫喜就是一個廚子,地位低下,士卒吃飯吃到沙子時,打罵是常有的事。
現在的白虎營,對孫喜而言就是天堂,日子過得格外的舒心。
言歸正傳。
篝火前,吳憂將調味料均勻的撒在外焦裡嫩的野味上,散發出來的香味兒彌漫開來,讓人食指大動。
不遠處,楊令儀和楊萱嗅著肉香味兒,頓時感覺手裡的乾糧不香了,不過二人並沒有上前。
不大一會兒,吳憂將烤好的兩隻野雞遞給丁甲:“給她們送去。”
丁甲稍稍遲疑,還是接過,朝楊令儀走了過去。
楊令武的案子不是秘密,丁甲幾人全都知道,而且臨出發時,耿飛再三叮囑他們,一定要防著楊令儀。
雖然不是一路人,但也沒有必要把關係弄的太僵。
所幸楊令儀沒有拒絕,不過讓丁甲帶回來的話不怎麼中聽,返回的丁甲說道:“楊統領說,我們南下是辦正事,不是吃喝玩樂的。”
吳憂撇了撇嘴,他自然不會往心裡去。
晚飯不僅有燒烤,還熬了小米粥,吳憂一樣不落的都讓丁甲送去,楊令儀也都接受了,不過並沒有道謝。
吃飯的時候,吳憂說道:“出了京都,你們就不要叫我大人了,我得換個身份,免得引起彆人的注意。”
說到這裡,吳憂頓了頓,繼續道:“就叫賀蘭舟吧!”
這次南行,麻煩定然不斷,頂著賀蘭舟的名頭,若能給他製造點兒麻煩,也算是幫了獨孤愷一個忙。
眾人用怪異的目光看向吳憂,就連不遠處的楊令儀和楊萱也看了過來。
吳憂毫不在意,說道:“你們就叫我公子,或賀蘭公子,我們這是出遊,都記住了。”
八人的隊伍一路向南,足足行了十日,方到中原地界。
這一路之上,偶爾會風餐露宿,卻也安穩,並沒有遇到危險或是不開眼的土匪。
每行一處,大部分地方都設有驛站,這個朝代出遠門需要路引,京都的路引需在府衙辦理,這一點兒對吳憂而言,隻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這一日,一行在青豐縣驛站落腳,驛站的夥計安頓好幾人後,又上了三桌簡單的酒菜。
為了顯得他們的身份逼真,吳憂單獨一桌,啞巴和丁甲四人一桌,楊令儀和楊萱一桌,這場麵著實有點兒怪異。
或許是習慣了,吳憂幾人都覺得很正常,但在外人看來,隻以為楊令儀是受了氣的小媳婦兒,故意和吳憂分開坐。
吳憂裝扮的很是騷包,用這個朝代的話來形容,就是文人墨客,翩翩佳公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