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卓小乙處,吳憂得知啞巴和楊令儀幾人已經和耿飛彙合,軍隊正駐紮在江淮渡口附近,一處隱秘的地方。
時間緊迫,現在還不是去渡口的最佳時機。
船停下的地方離山塞並不算遠,這裡是一處繁華的渡口,吳憂一行都換了一身行頭,裝扮成客商下了船。
笑麵虎做事很是周到,考慮到吳憂還處於被追殺之中,換上衣服下船後,他立刻安排馬車前往夷陵城。
總之,能少露麵,便不露麵,哪怕他隻扮成不起眼的打手。
一路之上,倒是無驚無險。
快馬加鞭趕了夷陵城,已經是傍晚,讓吳憂疑惑的是,路上並沒有遇到任何盤查和阻礙。
或許是猜猜到吳憂的疑惑,卓小乙解釋道:“薛驥被貶,心裡依舊憤憤不平,特彆是京都過來的文官,經過夷陵時都得小心翼翼,沒人敢在他的地盤上鬨事,就算有人要追殺你,也要顧慮三分。”
從眾人的評價中,吳憂對薛驥此人有了一個大概的評價,他雖然一身的毛病,不過卻不是敵人。
發布告示,疏散百姓,原本是府衙的事情,但是誰知道夷陵府衙是什麼來頭,吳憂不敢冒險。
相比其他的官員,與薛驥打交道更加的安全。
在城內找了個客棧住了一晚,次日一早,吳憂和方媛隻帶了五六人,朝薛府而去。
笑麵虎安排的客棧是山寨的產業,離薛府並不遠,大約小半個時辰後,馬車便停靠在薛府門外。
“你們是什麼人?”幾人下車後,門房便上前詢問。
方媛開口道:“巴天水寨大當家方媛,前來求見薛太守。”說完,她將手裡的拜帖遞上。
門房並沒有伸手去接,而是打量著幾人一會兒,語氣中充滿了嘲諷道:“區區水匪也想見我家老爺?滾。”
真是有什麼樣的老爺,就有什麼樣的下人,方媛被門房的話氣的臉色鐵青。
“怎麼?不服氣?”門房冷冷一笑,繼續道:“若不是看在你爹的麵子上,我家老爺早就把你們的破寨子剿了,豈會留你們到今天。”
門房的話雖然難聽,但是卻是事實,當初方敬仁和薛驥差不多在同一時間來到夷陵城,方敬仁還去拜訪過一次薛驥,隻不過連大門都沒有進去。
後來,方敬仁失蹤,薛驥還調查過,隻是一無所獲。再之後方媛建立了山寨,薛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沒看見。
彆看巴天水寨的規模不小,如果薛驥動真格的,巴天水寨早就不複存在了。
事情雖然如此,但是一個下人,說話也太難聽了。
眼看就要和門房起衝突,吳憂連忙上前,將兩塊碎銀子塞到門房手中,臉上擠出笑容:“實不相瞞,為了感謝薛大人對我們寨子的照顧,我們是來獻寶的。”
門房接過銀子,順勢滑進了衣袖中,瞥了一眼吳憂道:“算你會說話,寶貝呢,我先看看,我家老爺可不是什麼破爛玩意兒都收。”
聽門房這麼說,吳憂也不磨嘰,將手裡黃綢包裹的尚方寶劍遞了過去。
門房接過,擼下黃綢,露出了一半的劍身,見上前精美的圖案和鑲嵌的寶石後,門房滿意的點了點頭:“是把好劍,你們等著。”
說完,帶著劍便進入了府內。
不大一會兒,門房便匆匆的小跑出來,還是空著手出來的,相比之前,這次他的態度要好很多:“幾位,我家老爺有請。”
這個結果並不出吳憂的預料,有尚方寶劍開路,看在夏皇的麵子上,誰敢不見?
“我家老爺隻見持劍的主人。”門房將吳憂幾人帶到正廳門前,便離開了。
“你們在這裡等我。”吳憂交代了一句,便踏入大廳。
入眼的是一道消瘦男子背影,他手裡拿著的是尚方寶劍,正仔仔細細的觀看。
此人身份已經不言而喻,吳憂抱拳一禮:“下官京都令吳憂,見過薛大人。”
薛驥是久經沙場的悍將,彆看吳憂是欽差,官職在他之上,但是吳憂肯定,隻要自己以官職壓他一頭,怕是討不了好。
薛驥沒有說話,他把玩著尚方寶劍,似乎是在愐懷。吳憂也並不著急,靜靜的等待。
良久之後,薛驥收起尚方寶劍,遞還給了吳憂,在主位落座後,說道:“說吧,找我何事?如果你要尋求庇護,怕是找錯人了。”
薛驥一身常服,身材高瘦,看上去有幾分儒雅,如果不知道他的身份,還以為他隻讀書人。
打量了片刻,吳憂說道:“我並不是尋求庇護,而是有更要緊的事情。”
在夷陵城發生的事情,薛驥絕大部分都知道,吳憂被通緝,自然也瞞不住他。
吳憂前來,他隻以為吳憂是想利用他對抗仇敵,薛驥是看文官不爽,但是他又不傻,豈能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欽差得罪更多的勢力。彆說他了,就算是夏皇隻怕也要掂量後果。
現在看來並非如此,薛驥皺了皺眉:“說吧,隻要不過分,我可以答應。”
吳憂的事跡,薛驥聽薛青青說過,吳憂雖然是文官,但是殺伐果斷,官聲極好,這樣的一個官員,薛驥很是欣賞,所以他不介意順手幫一個小忙。
欣賞歸欣賞,但若為了吳憂得罪人,那就另說了。
“數日之內將發洪災,我想請薛大人速速疏散百姓。”吳憂道出來此的目的。
聞言,薛驥皺了皺眉,吳憂不是神仙,怎麼可能知道洪災到來,他能掐會算不成?
薛驥自然不相信吳憂是能掐會算的神仙,近幾日,天氣晴朗,絲毫沒有要發洪災的跡象,但他看著吳憂一臉的認真,心裡難免懷疑:“你莫不是在說笑?”
“人命關天,本官不會拿人命開玩笑。”迎上薛驥深沉的雙眸,吳憂絲毫沒有退縮。
這已經不是一個小忙了,而是一個大麻煩,如果不幫,萬一真的發生洪災,百姓死傷慘重,到時候吳憂在夏皇麵前告一狀,這對一個被貶的官員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
如果幫了,萬一沒有洪災發生,如此大規模的遷移百姓,朝廷會怎麼想,到時候再扣上一個造反的帽子,豈不冤枉!
喜歡大夏煙雨請大家收藏:()大夏煙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