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不用擔心,我已經買通了看守的侍衛,之前是暗中看著的眼睛太多,怕惹麻煩就沒敢出來。現在那位已經當了皇上,也不會太過關注我們。”
說起來,元楓之前沒回來,是覺得沒必要,還容易讓原主父母擔驚受怕。
不過這次回來確實是有事。
“父親,臨河縣河堤塌了。當地官員欺上瞞下,所以消息暫時還沒傳到京城。”
看著忠勇侯一臉‘那你怎麼知道’的表情,元楓繼續說道:“消息肯定是真的,而且這事越鬨越大,受災的百姓已經快逃到京城,消息很快就瞞不住了。到時消息傳回來,父親讓大哥跟著去賑災吧!”
“”忠勇侯猶豫了一會兒,女兒既然說消息是真的,那就肯定是真的!
不過,大兒子!他行麼?
不是忠勇侯嫌棄自己兒子,而是相比很小就嶄露出天賦的二兒子,大兒子實在太過於平庸。
說來忠勇侯後院很是乾淨,四個子女都出自老妻。
大女兒賢淑又能乾,在城中頗有賢名。
小女兒雖說眼下看似艱難,但小女兒的行事很有章法,不僅不需要忠勇侯太過擔心,反而有時還能提點他這個父親。
小兒子不用說了,天生的將才,雖說現在比較和平,可一旦起戰事,他小兒子絕對是主力!
隻有大兒子,教也教了,打也打了,可天生愚鈍,他最後也隻能放棄!
不過大兒子雖然愚鈍,好在聽話!
可是要去賑災,不說他有沒有這個本事,關鍵是大兒子官職太小啊!一個連朝堂都不用去的小官,皇上都不知道他是誰,怎麼可能派他去?
看出忠勇侯想多了,元楓詳細解釋道:“父親,此次臨河縣之事比較複雜,河堤突然坍塌,裡麵涉及到朝中大臣貪腐之事。新皇剛登基,肯定會用雷霆手段拿這些人立威。
所以這次派去賑災的大臣隻能是皇上的心腹,而且還會有大將軍府的人護衛,安全上不用擔心。
至於我讓大哥去,倒不是為了爭什麼功勞,也不用掛職。
我這裡有十萬兩白銀,你讓大哥帶上五萬兩去找賑災的人,到時一起同去就好。
剩餘的銀子,父親換成米糧藥物,讓母親帶著大嫂二嫂,在城外施粥救濟逃難來的災民。”
“楓兒,你怎麼會有這麼多銀兩?再說銀子可以直接捐給去賑災的人,你大哥就沒必要去了吧!”忠勇侯還是擔心自己大兒子不太行。
“父親,這麼多銀子,我不放心交到彆人手裡。另外主要是也能讓大哥在上麵露個臉。
父親也不用太過擔心,大哥生性敦厚,正適合做這些具體的事物。”
頓了頓,又回答了銀子的問題,“那些銀子,是燕王養私兵的錢,事發前,我偷了出來,這些銀子,我也沒地方花,還不如做些善事。”
忠勇侯又仔細想了會兒,發現沒什麼大的問題。
而且還有諸多好處!
忠勇侯府雖然沒受到燕王的牽連,但畢竟跟燕王是姻親,新皇難保不心裡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