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老少都在京中,鄭世忠位高權重不說,他鄭家幾代下來,包括他親爹都死在北境,說句難聽的,雙方你殺了我親爹,我殺了你親爺爺,彼此早就打出真仇了。
何況他自詡絕不是昏君,鄭世忠在外打仗,他也沒做出過克扣軍餉、派什麼都不懂的人去監軍這種事。
皇上自認跟鄭世忠算是君臣相得,可現在證據在這裡擺著......還是他親家告發的,不管也不行。
最後還是判了個抄家流放。
不過皇上也另有打算,他現在年紀也大了,最多幾年時間,太子登基,再施恩讓他們回來就是。
鄭長纓沒重生那一世,鄭家也有這一關,太子登基後大赦天下,鄭世忠一家回來後仍然受到了重用。
不過那一世鄭長纓在圈禁中被磋磨死了。
......
在皇上有心放水的情況下,本來隻準備流放鄭氏父子三個男丁,老太太和三歲多重孫女是準備圈禁在京中莊子上,而十五歲的原主隻能進教坊司。
是老太太求情,寧願全家跟著一起流放,也不讓原主進教坊司,這才有五個大人,外加一個孩子一起流放。
大少夫人在她娘家的走動下,早在鄭家被收監時就跟鄭長麒和離了。
此次押送的衙役四人,領頭的姓王,因家裡有個弟弟在鄭世忠帳下當過兵,很是敬重鄭世忠,王捕頭一路上也儘量的行方便。
眾人身上的枷鎖,手鏈、腳鏈,能取的都取了,隻留下三個成年男子脖子上的木枷沒動。
這樣順便賣個好給鄭家,也不耽誤每日趕路,他們衙役把人送到流放地再返回來,也有時間期限。
“先休息一會兒吃點乾糧,下午再趕路。”
隨著王捕頭一聲令下,眾人停下腳步。
現在正是炎熱的夏季,正當午火辣辣的太陽衙役們也受不住。
元楓帶著老夫人和鄭小寶在路邊找了個陰涼處,原主父兄也坐了過來。
接過鄭世忠背上的包裹,打開後取出兩個肉餅先分給祖母和小寶,“祖母,小寶,先吃點。”之後才分給鄭氏父子三人。
被流放的時間倉促,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一家人並沒有時間提前準備什麼。
鄭家厚道,在流放時把所有下人的身契歸還,免於他們跟著一起流放,包裹裡的這些吃食都是感恩的下人們幫忙備下的。
“長楓,小寶,你們多吃點,流放路上跟在家沒法比,吃飽了才有力氣走路。世忠,你和長麒、長麟也多吃些。”說話的蕭氏神情多少有些憂慮。
她沒說的是,肉餅也隻能吃這兩天。
下人們還是有生活經驗的,天氣太熱,彆說肉餅,就連白麵餅子都放不住,備下更多的是咬都咬不動的粗麵餅子,粗麵餅子也能多放幾天。
看著眼前一個三、四歲的娃娃,還一個剛及笄的小姑娘,這些實情並沒有說出口。
家裡三個男子她並不擔心,兒子和長麟自不必說,一直在戰場上,哪怕長麒也是去過戰場的,都算是吃過苦。
兩個女娃不一樣,從出生就金嬌玉貴的養著,京城到西南流放地有兩千餘裡,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