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陶均樂是不是一定要去爪哇國等待去接外僑的船隻,他和童佳還進行過一番深入的討論。
陶均樂認為:“既然都是要避免原來書裡的軌跡,不去桂省的華僑農場,也不一定非得就要去其他省份的華僑農場。
可以去大馬,或者回星城,從那裡乘坐飛機或者輪船,正大光明的去港城或者濠江。
等我在那邊安頓好後,再把你和秦姨一起接過去。”
對於陶均樂的這個想法,童佳也是讚同的。
有錢有門路的情況下,大家應該都是願意找一個可以好好享受的地方去生活的,大部分的人應該都不想明知道會吃苦,還要硬往上湊。
確實是有那樣的人,但是人家有能力,有魄力。
自己也隻是滄海一粟,沒有什麼巨大的能力為國家做什麼大貢獻,還不如先保存實力,等有了合適的機會回來報效祖國。
可是,當她跟秦含意聊過後,就徹底打消了這個想法。
秦含意的娘家人雖然都去了外地工作,聯係的機會不多,可這也說明了他們的工作性質是涉及到一些機密的。
如果秦含意走了,那對她的親人肯定是有影響的。
如果秦含意不走,童佳又舍不得秦含意。
隻讓陶均樂一個人先去港城或者濠江,陶均樂又不願意。
最後,商量過後,陶均樂還是決定按照原定計劃,在爪哇國等著來華夏國派船來接他。
解決了甲州海峽最後一小撮海盜後,他距離自己出發的碼頭大概也隻有一天的路程了。
而童佳和秦含意也正好利用這一天的時間,到達了鵬城。
這次,她們沒有去找什麼招待所和旅店,而是直接按照陶均樂外公留下的房產證明,找到了位於崗廈村的老宅子。
這宅子目前還是空著的,但是童佳和秦含意想要住進去,卻沒那麼容易。
為了方便陶均樂過來接手房子,秦含意隻好拿著房產證明去找了村長,說是受了文彥安的委托,過來收拾一下屋子,等著他孫子過來住的。
為什麼說孫子,而不說外孫。
則是秦含意擔心這裡的人會重男輕女,一聽陶均樂是外孫,會直接連房產證明都拿走,直接不給他們居住的機會了。
甚至村長問她:“安叔的孫子叫什麼名字呀?他也不回來續上族譜,孩子啥時候回來,我們好看日子,提前準備供奉祠堂的祭品。
今年行情不好,這孩子要是年前回來,還能辦得風風光光的。
可現在過完年了,家家戶戶的餘糧都不多了,哎……”
秦含意安慰道:“村長,您先不用忙活。
孩子現在被困在爪哇國了,是文老爺子托人給捎了話,讓先過來打掃好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