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榫頭也特彆的消耗時間,差那麼一點毫厘,這個榫卯就不能結合,上邊的工作也等於全部白費。
全靠老師傅的經驗去製作。
如果有了這工具,磨榫卯的速度,最少也提升了幾十倍,而且在製作榫卯的時候尺寸精度也能更好的掌握。
看的許才良又是一陣感慨:“彆人心思都隻在你的副食品廠裡。”
“可你這木工廠,也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你這些千奇百怪的工具,到底是從哪兒買來的?”
這年頭,不說全部,大部分都是從基層工作崗位上提升上去的。
管機械的,肯定是機械行業的專家。
管農業的,肯定是懂農業生產,懂農民的專家。
乾部都有很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
所以黃東勝和他們溝通起生產,不需要太費口舌。
邊上笑著說:“這些鑽頭哪裡有買的,都是我用銼刀,用現有的工具,一點點自己搞出來的。”
“我是木工,所以我知道木工需要什麼工具。”
“你個小同誌,還會搞發明?”許才良有些驚喜的望著他。
黃東勝說:“發明創造談不上,就是自己在一個行業做技術工種長了,總會開動腦子,想怎麼把一個東西做的更好,做的更快。”
“所以技術工人都會做一些自己趁手的工具,僅此而已。”
“不不不,東勝同誌,你做的這些東西,等於改變了整個木工行業。”
“你給我介紹下,你們這個家具廠,具體是怎麼運作的。”
許才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問。
小嬌娘副食品廠,做的東西不存在什麼技術含量。
隻要口味搞好了就行。
而且罐頭也是成熟的配方,隻需要按照配方生產就行了。
但家具廠,那是真需要手工技術的。
所以這個廠,給了許才良很大的驚喜。
隨後黃東勝和他講了小板凳生產的事。
聽的許才良又是一陣頭皮發麻。
生產效率,居然高到了這個層次!
五十個人一條生產線,一天竟然可以做出來八九千條小板凳。
而且做出來的小板凳還是打磨過的,手摸在木麵上,一點毛刺感都沒有。
品質也是最好的。
黃東勝站在各種工位上介紹。
另外一邊。
於鵬飛和鄭賀今已經到了廠裡。
這兩家夥壓根不知道,今天黃東勝這頓飯,是給他們兩個設的一個局。
必死的局!
二人還以為,黃東勝隻是想找他們談退點錢的事。
陸賢明在門口接到了他們。
在麵對鄭賀今的時候,臉色差到了沒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