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家夥雖說昨天晚上又挨揍了。
但他該做的事還是在做。
他聯係了接待這些境外外商的相關部門。
讓他們全部截流客源。
東升家具廠本身就在裡邊最角落,麵積也隻有一二十個平方。
前麵國營廠的展位,動輒就是兩三百平方,擺放的家具也都像是皇宮裡出來的東西一樣。
無比富貴,奢華,很吸引人眼球。
加上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這麼一引導,導致黃東勝他們攤位冷冷清清,沒有一個人來看。
當前,華夏剛剛改革開放。
這個國度在很多西方人眼裡充滿了神秘。
所以他們也對這邊的文化特彆感興趣。
華夏老祖宗,可以說,已經把手工木藝技術發揮到了人類天花板的位置。
所以這些老外一過來就被這些精湛的手工藝品給吸引。
一個個老外,站在一張張家具麵前各種點頭。
黃東勝前世帶著自己的家具廠,參加過全國各地無數個家具展銷會。
經驗十足,站在他們當中,隻需要隨便看一眼。
他就能判斷出來一個客戶對產品有沒有購買欲望。
有些廠商就特彆納悶。
他們產品擺出來之後,過來看的人無數。
一個個都豎起大拇指,說東西工藝很不錯。
但卻到了最後,竟然銷量無比慘淡,還不如邊上一個三無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
這是為何?
說到底,還是廠家自嗨了,把情懷看的太重,忽略了市場的實際需求,以及購買的那個點。
這個過程當中,他就到處轉了轉。
大概就判斷出來了這種情況。
老外們之所以豎大拇指,那是因為佩服你們的手工工藝。
一張家具,竟然不需要一顆釘子就做出來了,在他們眼裡是不可置信的事。
上頭還有各種精湛的花鳥獸雕刻圖,雕刻的難度也確實特彆大,讓他們佩服。
可這些國營廠的人搞錯了。
來的人是商人,不是收藏藝術家。
他們雖然能看懂這東西的好壞,做工難度,以及手工業水準。
但他們更看重的是市場流通性。
一個個其實心裡都清楚,這些拿回去後根本沒法兒賣。
華夏老祖宗定的規矩是,方方正正,做人堂堂正正。
在古代一個家的家具就是門臉兒。
所以必須是硬邦邦的。
但歐洲人那邊呢,先不說風格審美搭配不搭配的問題,
就他們那個散漫的性格,你讓他們坐在這種沙發上,感受著屁股上傳來的硬感,往後麵靠一下也是硬感。
估計坐不了一天的時間,這些人就會把家具丟了。
所以,叫好不叫座,已經成了這些外商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