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境外民營商會就給了他這麼一個良好的機會。
因為他成為了會長,他就可以接手,就可以接觸到很多境外的貿易商。
就可以通過這些貿易商把他們的產品給賣出去。
不一定要在海外賣的多好,畢竟他們的技術代差還是有很大的,不可能達到國外那個水平。
但隻要把東西賣出去啊,哪怕是賣出去一條的生產線,我在國內就可以把自己包裝成我吊打了美帝主義。
又揚了我國威。
很容易把這種輿論給製造起來,這種輿論一旦製造起來了,那麼上上下下就會對他們側目,對他們改觀。
那他們的機械生產線馬上就有了銷路。
所以,黃東勝在聽秦浩文跟他講了那麼多以後,馬上起身對他說。
“非常感謝領導把這個重任交在我的頭上。”
“所以說對於我而言,可能擔子有那麼一點重,因為我的年紀擺在這裡,我的資曆擺在這裡,還不足以去引導境外的這些商人。”
“但不管怎麼樣,我還是想要挑戰一下,還是想要鍛煉一下自己。所以很感謝領導給我這一次機會。”
秦浩文也一直在頭疼這個商會的事情,這是黃東勝所不了解的。
之前開始的時候,他就有了這樣的想法,隻是這個會長的人選要應該選擇誰?
這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事。
如果是選擇他們那邊自己境外的商人。
那這些境外商人萬一反而通過這一個商會去抱團,到時候來跟我談條件,跟我來針對什麼的話,那會讓我非常的被動。
畢竟投資這個東西的話是需要談判。彆人也要知道我給你什麼樣的政策,這種才會在我這邊落地。
如果你們抱團了,動不動就拿整個商會來和我談,那麼我的壓力就會非常的大。
可如果不讓他們擔任的話,從我們這邊派選一個官員過去的話,他又會感到很是擔心。
他自己本身就是官場上麵的人,他知道這些人是一個什麼樣的德性。
一旦讓他們掌控了這個商會,那從此以後,這些人肯定是騎在這些商人的頭頂上麵,耀武揚威。
動不動就是一副官僚主義的嘴臉,去針對他們,
這會讓這些境外商人非常的反感,最終他們也會一個一個的全部撤資,因為他們在這個地方待不下去了。
想來想去,他覺得還是隻能找一個民營企業的人去擔任這個會長。
第一,這個人必須是我們華夏本地的人,第二,這個人在我們本地的工廠必須要有一定的規模。
因為你的工廠達到一定規模以後,你就可以在他們的麵前表現,我是有實力來震住你們的。
你們可以把我當成是你們的靠山。
但是現在他們這邊的民營企業剛剛崛起,也沒有什麼樣的人。
能夠去鎮住這些境外的投資商。
思來想去,他想到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黃東勝。
因為黃東勝現在已經是全國上下聞名的民營企業家,也是國內的改革先鋒,報紙上麵已經把它吹了一波。
也已經把他給造神了。
沒有一個人比他更合適來乾這件事情了。所以黃東勝的答應,等同於是解決了他一個最頭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