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戰嗎?”
擂台之上,王端看著擂台之下,還未登上的顧神遠,頗有些俯瞰之意。
誰叫王端和趙瑞的比鬥才結束,金策便已然開口認輸。
這一刻,王端都是沒有來得及下場。
於是乎,才有了這居高臨下的一幕。
對此,顧神遠毫不在意,隻是神情略微凝滯了一二,便搖頭拒絕了王端的邀戰。
隻因與王端一戰,於顧神遠而言,毫無益處。
無論是勝是敗,這一戰給予顧神遠的,唯有麻煩而已。
倒不如就此服軟,看似是不願意螳臂當車,拚儘全力,去爭奪青城比鬥的第一,實則卻內有乾坤。
看不穿顧神遠真實的目的,就旁人的拙見而言,明知打不過王端,簡簡單單地認輸而已,又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再者,顧神遠若有心覬覦青城比鬥第一的想法,大不了在之後的挑戰階段,再行挑戰王端即可。
就這樣,在稀裡糊塗之間,顧神遠便已然獲得了青城比鬥的第二。
當然,這隻是就目前而言。
若沒有之後的挑戰階段,僅憑自身氣運,哪怕是為了隱藏身份,同為魔族麾下,顧神遠也得跟金策再戰上一場。
為了杜絕運氣使然,此次青城比鬥的規則,亦是要靠實力說話。
否則,像顧神遠、佘吟這般,即便沒有顯露太多的實力,亦可獲得靠前的名次。
雖說身為修仙者,天賦、氣運皆很重要,但自身實力,亦不可或缺。
青城比鬥,作為道緣宗、獸山選拔年輕弟子的必要途徑,所需要看的,自然是各方各麵。
“接下來,青城比鬥開啟挑戰階段。”
“從末位開始,挑戰排名靠前之人。”
“挑戰次數不限,挑戰何人皆可,但我隻會給予你們一人三枚回靈丹。”
“用多用少,挑戰幾次,全看你們自己。”
“一旦選擇不再繼續挑戰,那便失去了挑戰的資格,當然,這名次也不會就此固定,而要麵對後來者的挑戰。”
“直到守擂成功,不再有人挑戰,方才最終定下。”
“且被挑戰者,每參與一次比鬥,皆可額外得到一枚回靈丹。”
“被挑戰者因此得到回靈丹的數量,沒有限製。”
呂鎮候那洪亮的聲音響徹,這挑戰階段的規則,隨即言明。
限製不多,歸根究底唯有量力而行而已。
畢竟在此前的幾輪比鬥之中,在場青年才俊的實力,彼此心中怎麼都有點數了。
選擇合適的對手挑戰,讓自己獲得更高的名次,自是理所應當的。
根據修為境界的差異,在場的青年才俊,亦是被劃分成了兩撥。
一撥的整體實力,在淬體境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