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德宗界(781)。
長安:
唐德宗李適:“顏老,這一期的天道盤點已然結束,可否將顏老的對策,告於朕?”
天道盤點結束之後,唐德宗李適立即就向四朝元老顏真卿請教了起來。
雖說,在看到這一期天道盤點最後期時段的內容時,唐德宗李適已經有了一些明悟。
但是在一些細節的問題上,唐德宗李適的思路還不是很明確,該如何去處理。
因為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自己之所以會失敗,就是因為在削藩的細節上沒有處理好,才會出現了四鎮之亂。
以及引發了涇原兵變,然後導致四王二帝的重大叛亂,才會導致大唐王朝的衰落越加的積重難返
四朝元老顏真卿上一前步,行禮之後,言道:“陛下,老臣的對策,並無高明之處,隻是在遵從天道旨意的指引。”
顏真卿在講到是天道旨意的指引時,聲調立即就提高了,語音也鄭重了很多。
唐德宗李適立即就聽明了顏真卿的用意,並回道:“顏老,可細細說來!”
四朝元老顏真卿:“天道盤點之事,雖說在這一世裡尚未發生,但也是被天道記載並承認的曆史事件。”
“我中原大唐,自安史之亂起,就已經為後世的大唐深埋下了眾多禍根。”
“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藩鎮將領的作亂,與朝廷宦官專政禍亂朝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當朝廷官員賢明之時,藩鎮將領必不敢輕易作亂,便可以徐徐圖之。”
“但是,現在有天道旨意指引,便可以將手腳放開一些與大膽一些。”
因為在天道曆史進程中的失敗,已經讓這一世的唐德宗李適有所顧忌了。
然而現在四朝元老顏真卿卻是要說,將手腳放開一些與大膽一些,立即又讓唐德宗李適有些不明了起來。
唐德宗李適:“顏老,此言何出?”
四朝元老顏真卿,鄭重的道:“整頓吏治,減輕賦稅,大赦天下,遵從天意,收複河西,聯通西域,兵指吐蕃。”
“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發生涇原兵變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貪官汙吏製造的苛捐雜稅,引起民怨,導致兵變的發生。”
“這也是華夏千古曆史之中,眾多王朝覆滅時的關鍵誘因所在,民不聊生,必定天下大亂。”
“若想現實中興大唐,這兩點一定要貫徹到底!”
“然後便是發赦令,大赦天下,承認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所有被天道盤點出來的叛亂事件是真實,並且存在與有效的。”
“而陛下是賢明的有為之君,更是遵從天道旨意的愛軍愛民之君,可以頒布赦書,赦免各藩鎮將軍在天道曆史進程中所犯的過錯。”
“但是陛下的赦免是有條件,遵從天道指引者,可赦免其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所犯的過錯。”
“不遵從天道指引者,便是違抗天意與民意,人人可以誅之而後快。”
“關於藩鎮問題,陛下可以遵從天道旨意的指引,藩鎮節度使的繼承權,在其子嗣後代,需要達到一定的軍功與功績之時,可以上奏朝廷請封。”
“若是其子嗣後代,沒有足夠的軍功與功績之時,可以入朝為官。”
四朝元老顏真卿講到這裡時,唐德宗李適的雙眼頓時就明亮了起來,心中大呼顏老這個削藩之策真是太好了。
先是承認了藩鎮節度使的職能,是可以讓其後代子嗣是能夠繼承的,但要需要達到一定的的軍功與功績,才能擁有這個繼承權。
藩鎮節度使的子嗣後代,想要獲得這個繼承權就需要建造功績,若是一不小心,就死在戰場上呢?
畢竟戰爭的意外,總是有很多的與意想不到的情況。
同時,也可以保證了,一些藩鎮節度使有真正才能的子嗣後代,可以一直為大唐的朝廷建功立業。
讓他們一直都保持著為大唐的朝廷去建造功績的想法與欲望,
若是有一處藩鎮,出現叛亂之時,不就是在給其它藩將的子嗣後代建造功績的機會嗎?
藩將子嗣後代沒有功績,還想擁有繼承權,這不隻是違抗了朝廷的旨意,更是違抗了天道的天意。
到時,朝廷隻要下旨進行討伐,就會有很多的藩鎮子嗣後代響應。
若是中原境內無叛亂與戰事之時,藩將節度使的子嗣後代,無法在藩鎮之內建立出功績後,那就需要到邊關去從軍建功了。
把中原的內部問題,擴張到外部的外族身上,不但可以為大唐繼續開疆擴土,還可以增強大唐對外族威懾力與影響力。
雖然這中間,還有很多細節需要細化,但是四朝元老顏真卿給出的應對之策,非常切合這一期天道盤點的天意。
也非常契合唐德宗李適心中所想的方向
尤其是在這一期天道盤點的最後時段,盤點了沙州城,北庭軍與安西軍,在天道曆史進程中的結局,每一個都是讓天下的大唐百姓為之意難平。
大唐百姓的意願,就是民意,更是天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