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宗界。
明世宗朱厚熜皺眉:“這天道盤點,是在針對朕嗎?”
“雖說朕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一心癡迷於修仙煉道,荒廢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但就以大明皇帝而言,朕不喜歡這天道盤點對朕的評價,以及對朕的指指點點。”
“朕即是大明的皇帝,更是大明天下之主,朕所在的時代,不屬朕,還能屬於誰?你這天道不讓朕修得長生,現在倒還對朕說三道四了起來。”
自己敬畏上天,撰寫青詞,並為上天送去青詞,就是為了表達對上天仙境的敬畏,以及對長生不死的道心。
並且希望通過青詞,來搭建人神世界溝通的橋梁。
而現在知道長生不死是不存在的,自己在天道曆史進程中,也沒能修仙煉道成功,自己終歸還是像凡人一樣死去。
在這一世裡,他明世宗朱厚熜就已經對天上的仙神,以及天道,就失去了不少的興致與敬畏。
自己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那是連江山社稷好壞都不去管了,一心都放在修仙煉道之上,都沒能取得任何的成效。
那自己在這一世,還追尋什麼修仙煉道,現在自己今後的追求目標是什麼,都還沒有想清楚,就被天道如此點評。
這讓明世宗朱厚熜的內心,非常的不高興。
還有一點就是,明世宗朱厚熜從來都是不想受製於他人的人,與被他人約束之人。
如果在之前,若是能讓自己修仙煉道成功,即使不能長生不死,自己也會甘願受到這些約束。
可是,你這天道,既不能讓自己修仙煉道成功,自己為何還要受製於你?
在這一時刻,明世宗朱厚熜真想在這一世裡,跟著這天道盤點透露出來的旨意對著乾,要反著而來,把大明王朝都給它敗光,給它禍滅了。
看這天道,會不會召來天道對自己的天打雷劈。
不過,明世宗朱厚熜還是很快的就把這念頭給拋開了。
自己與天道賭賭氣就行了,或是自己真的把大明王朝給提前敗光的話,估計自己可能會遭到朱家的先祖,從地府裡爬出來,提前來攝了自己性命。
雖說在天道曆史進程中,自己的所做所為,於大明朱家而言,自己確實如同大唐王朝時期的唐玄宗那般。
但他明世宗朱厚熜,終究不是唐玄宗李隆基。
既然在這個所謂的小冰河時期的天災之下,不管是殷商,大漢,還是大唐都因它的出現而滅了王朝國家與江山社稷。
那麼,朕自己在這個小冰河時期的天災之下,把大明王朝發展到更輝煌,更昌盛的程度,不就是與這天在進行對抗了嗎?
在天道曆史進程中,自己敬畏天上神靈,卻求不得心中所求,那在這一世裡,自己就與這天進行對抗
天災?有何懼也?
大明英宗界。
明英宗朱祁鎮:“這張居正,真是敢想,居然想擁有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時代。怪不得他會被後世人,稱之為明攝宗了。”
“朕現在倒是要好好的看一看,這張居正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是如何做到明攝宗的。”
“看看,你這張居正是不是大明王朝的司馬老賊。”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這張居正,好大的野心,換成任何一個帝王,在看到他此時心中所想時。”
“也不管你這張居正是不是擁有拯救一個王朝的才乾與能力,不是直接殺了,就是被牢牢的控製起來。”
“不過,在已經腐敗與黑暗到如此不堪的程度下的大明王朝,朕倒是想看看,你是如何實現心中所想的。”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從意義上來講,皇帝所統治的時代,那就是屬於皇帝的時代。”
“但是皇帝如果把,整個天下與王朝,完完全全都當成他一人的私有品,與王朝的朝廷,與輔國大臣,與百姓民眾,脫離太多的話。”
“那這個皇帝,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這個大明時代的張居正,在後世居然被人稱為明攝宗,倒也引人為之而好奇。”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張居正隻想等待一個能讓自己實現心中抱負,誌向與才學的時代。】
【但是,這樣的時代有嗎?】
【很顯然是沒有的,嘉靖二十八年(1549)三月,莊敬太子死後,朝中大臣都在議論該立太子人選之事。】
【宮中便傳言傳出,有了太子對皇帝修道不吉利的傳言,同時道士陶仲文,更對明世宗朱厚熜言道:二龍不相見之說。】
【於是立太子之事,就此擱置】
【張居正知道,這是明世宗朱厚熜不願意放權所找的理由。】
【嘉靖二十九年,在小冰河時期的天災下,糧食與禦寒之物,難以滿足蒙古韃靼族的生存所需時。】
【在凍死,餓死,不如戰死的情況下,蒙古韃靼族的首領俺答汗,率領蒙古騎兵大舉南下入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