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海瑞就是整個大明王朝官場上一把最鋒利的刀,是一把能使政敵,遭到致命打擊的尖刀。】
【因為,此時的大明王朝的官場中,已經沒有清明可言,誰都是濁的,又怎麼能容忍海瑞這一異類的存在與壯大?】
【所以海瑞這把大明王朝官場上,唯一的一把清水刀,往往在被使用之後,就會遭到舍棄。】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這是什麼意思?”
“這天道盤點的意思,難道是說,這後世的海瑞在要求徐階的徐家退田還農之後,就會被彈劾罷去官職了嗎?”
海瑞如此清官,在明太祖朱元璋的眼裡,簡直就是大明王朝所有官員應該學習的標杆。
本還想看這海瑞,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還會有何表現的。
沒有想到,這才多久天道就告訴他,像海瑞這樣的官員,在後世的大明王朝之中,就是一把被腐敗貪官利用的工具。
這樣的結果,讓明太祖朱元璋難以接受。
【徐階世代務農,其父曾在宣平擔任八品縣丞,並沒有為徐家攢下什麼家產。】
【在徐階長子徐璠在十八歲結婚之時的聘禮,都還得向親戚借錢湊齊的。】
【但是在徐階擔任大明王朝內閣首輔的六年中,徐家並借助徐階任內閣首輔期間的聲望與地位,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徐家子弟在徐階的安排下,涉足大明王朝的眾多商業領域,經營紡織業,布行,當鋪,錢莊,商行等行業。】
【之後,徐家利用徐階的官場人脈和影響力,以及想攀附徐家之人,在家鄉鬆江府大肆兼並百姓的土地。】
【徐家為了提高,徐階以及徐家的聲望,投資並興辦私塾,書院等教育機構。】
【培養家族以及有利益相關的後世子弟,提高家族的文化素養,以及聲譽,在為家族的長遠的發展奠下基礎。】
【若是遇上災害時,徐家也會做出一些相應的救災行動,賺取民間的聲望與支持。】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這徐階,以及徐家真是夠可以的,獲得財產的速度也是夠快的。”
“以及有利於提升名和利的事情,也全都讓他們給做足了,在這種局麵下,想要扳倒徐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都說官商勾結是為大貪腐敗,但是這徐階以及徐家,直接就把官和商,兩樣都一起讓他們徐家給做了,大明王朝的財富,不都流進了他徐家之中了嗎?”
“還有徐家很會做表麵與名望功夫,想的也更長遠,投資興辦私塾,書院等教育機構,能將眾多人的利益都捆綁在一起。”
“在後世的大明王朝之中,真的就隻有徐階與徐家這一家嗎?”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就因為徐階當了大明王朝的內閣首輔六年。”
“就能讓一個世代務農的徐家,在短短的數年時間之內,就能發展成為一個富甲一方,有聲望,有地位,堪比傳世有數世以上的世家大戶。”
“這徐階以及徐家,還有整個大明王朝,在這個時代中是真夠黑暗的。”
“怪不得後世有人,寧願這大明王朝能早點滅亡了。”
“很顯然在整個大明王朝的中後期,像徐階以及徐家這樣的家族,並不是隻有一家。”
“因為三萬三千萬兩白銀,是流入到華夏大地之中。”
“隻要其中大部分白銀,沒能流進到大明王朝的國庫中,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滋生出太多類似徐階以及徐家,這樣突然暴富起來的家庭大戶了。”
【《嘉靖遺詔》被廢,海瑞任應天巡撫,趙貞吉被趕出內閣,這都是高拱施放要對付徐階,徐家,以及徐階在朝中勢力的政治信號。】
【海瑞在鬆江府大舉推進改革,並要求徐家,以及貴族,官員與土豪劣紳,退田還民。】
【高拱的親信,曾奏劾趙貞吉暗中庇護不法官吏,致使趙貞吉最終被罷職的刑科給事中韓楫。】
【也是在這時,在他一直監控鬆江府進京人員中,發現了有一人在狀告因被徐府家仆誆騙,延誤轉運顏料銀的罪狀。】
【這人便是顧紹,儘管顧紹並無確鑿的證據。】
【但韓楫仍將其與其他事件聯係起來,將延誤轉運顏料銀,改成侵吞。】
【同時也有一個名為沈元亨的人,到京城上訪狀告徐家,但沈元亨的上訪信和舉報材料被徐家派來的孫五搶走。】
【於是,韓楫立即將顧紹,以及沈元亨的事跡進行編排,編造出徐家派孫五到京城攔截告狀者的情節,以此證明徐家有罪,並將案件調查報告交給高拱。】
【隻要有了狀紙,大明王朝的官員,又有幾人經得起深查的?】
【孫五被逮捕後,徐家這些年犯下的所有不法罪案,也因此慢慢的被牽扯了出來。】
【在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後,此時還在鬆江府,大舉推進改革的海瑞,又因處死了仗勢欺人,魚肉百姓的徐階之子徐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