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徐階,高拱兩人,都是老狐狸。”
“這樣的狐狸多了,那些隻懂得在戰場上與敵人拚殺的武將,在玩陰謀手段上,能是他們的對手嗎?”
看著徐階與高拱兩人的鬥法,明成祖朱棣算是明白,為什麼到了後世之後,內閣成員在大明王朝的地位與權勢,會如此之高了。
自古以來,文官與武官,多是對立的狀態。
雖然說書生造反三年不成,若是書生腐敗起來,就是無邊的墜落,那些陰謀算計的手段與心計,是讓人防不勝防的。
而武官造反那就容易多了,隻要將人馬拉出來,然後占據幾座大城,那就是一方勢力了。
最後,明成祖朱棣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去為大明王朝將來去進行設想,而結果都將會是無解。
不管是縱容文官,還是扶持武將,若是遇到有異心想禍亂天下之人,大明王朝同樣也會走向滅亡的。
大明王朝不想走向滅亡,那就隻有期望大明王朝的所有皇帝,都不能是昏君。
但這可能嗎?
大明仁宗界。
明仁宗朱高熾:“曆史就是不斷滾滾前進的車輪,王朝也有氣數,氣數儘了,再怎麼做,也阻止不了王朝的覆滅。”
“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大明王朝是因貪汙腐敗於黑暗,失了百姓的民心,才滅亡的。”
“若是能解決這個問題,或者大明王朝的氣數能增長一些?”
金主完顏亮:“不得不說,這漢人王朝之間權力內鬥,還是很精彩的。”
“漢人的王朝,若是沒有權力之間內鬥,他們就不是漢人了。”
【高拱對徐階的報複,以及將李春芳逼走,由其是高拱在與趙貞吉的爭鬥中,是通過明穆宗朱載坖的支持,才取得最後的勝利。】
【這些事件,每一件都使高拱在大明官場形象,大為受損。】
【但是大明的官場也都知道,高拱是明穆宗朱載坖的老師,也是高拱最強大的底氣。】
【隻要明穆宗朱載坖,還活著的一天,那高拱在大明王朝中的權勢,是無人能撼動的。】
【按照大明內閣的製度,內閣成員不得少於三人,所以大明官場的新一輪風波爭鬥,就在這個空缺的一個內閣成員之中發生了。】
【在這場大明官場內閣席位的爭鬥中,高拱想讓吏部侍郎張四維入閣。】
【同時與張居正、高拱、陳以勤,當初都是同為裕王府屬官,已是禮部尚書的殷士儋,同樣想在這個時候進行內閣。】
【縱然已是官至禮部尚書,但仍然沒有進入到大明王朝官場上的最高一層的權力之中。】
漢武帝劉徹:“這後世大明王朝的官員製度,與大漢王朝的官員製度大為不同。”
“都說後世王朝的官場製度,都會采取前朝官場製度的經驗而發明的。”
“但是,從在這一期天道盤點下來,朕怎麼覺得,這大明王朝所立的內閣製度,權力是不是過大了?”
【此時的張四維是高拱的心腹,而在將來,這張四維是在張居正死後,對張居正進行清算的主力主導者之一。】
【同時也是推翻張居正,為大明王朝續命改革措施的最大的執行者。】
【後世有人說,推翻張居正改革措施的,不僅僅是張四維一人,而是整個大明王朝的所有官員,甚至包括大明的皇帝也在內。】
明太祖朱元璋大驚:“這張居正為大明王朝續命改革的內容,到底是什麼?”
“居然,能讓大明王朝所有官員,以及皇帝都想要推翻?
【也有人說,張四維為什麼要主導清算張居正,除了想要推翻張居正改革的措施之外,還有就是張四維想為高拱報仇。】
【因為高拱死後,留下了一份《病榻遺言》的遺書,詳述了自己遭至張居正排斥,以及陷害的始末緣由。】
【在後世很多人,對這一份《病榻遺言》的遺書存在爭議,爭議是不是高拱親自留下來的。】
【然而這份《病榻遺言》,是不是高拱親自留下來的,對大明王朝來說真的重要嗎?】
魏公曹操:“好家夥,這大明王朝的官場戰鬥,真是夠可以的。”
“高拱向徐階複仇,清除了徐階在官場中的勢力與聲望,然後張居正又乾掉了高拱。”
“張居正死後,高拱曾經的心腹,又為了幫高拱複仇,對張居正進行清算,這真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怪圈呐。”
唐太宗李世民:“怪不得,這後世的大明王朝都沒有想要篡位的權臣了,都是一個群禍害王朝朝廷的儒生在鬥來鬥去。”
“對皇帝而言,朝廷中的大臣為了官場上的權力,爭來鬥去是件好事,起碼這樣不會危及到皇權。”
【隆慶五年(1571),這場因為最後一個內閣名額引發的爭鬥,最後也以鬨劇的方式收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