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忽然發現,朕似乎有點羨慕張居正了。”
看著天道或者是後世人給張居正製作的這首歌曲,以及其內容,若是放在其它時期,沒有天道提前說明的情況下,那就是在顯聖。
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人前顯聖那麼簡單,而是天道之下,萬民之上的顯聖。
到目前為止,天道盤點已經有四期了,而他們這些以天子自居的皇帝,都還沒有任何一個皇帝能有如此的厚愛和待遇。
說不羨慕那是違心的
大宋太祖界。
宋太祖趙匡胤:“這天道,難道隻盤點臣子嗎,就不盤點盤點華夏千古曆史進程之中的皇帝嗎?”
大秦始皇界。
始皇帝嬴政:“能被天道著重盤點,這本身就是一份極大的殊榮,現在還被如此對待,這後世的張居正真是沒有白活一世。”
大唐玄宗界。
此時的唐玄宗李隆基,正閉著雙眼,收起了心神,仔細聆聽這一道極可能是來自後世的歌曲
唐玄宗李隆基:“這是天道,還是後世人為張居正所製作的歌曲嗎?”
“真想知道,這後世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這旋律之中,似乎有很多朕從來沒有聽到過的絲竹之聲。”
“細聽之下,也不僅僅隻有絲竹之聲,似乎還有很朕沒有聽過的音律,應該有朕不知道的樂器吧?”
“也不知道,這後世人是如何做到的?”
“朕現在對這後世,也是充滿了好奇,也不知道後世的樂律與其歌謠會是一個怎樣的情景?”
雖說在看完了第三期的天道盤點之後,唐玄宗李隆基已經決定不再玩物喪誌了,但是對於來自後世或者是天道的歌曲。
唐玄宗李隆基還是忍不住好奇了起來。
大漢高祖界。
漢高祖劉邦:“真沒有想到,這一期的天道盤點,竟然改變了這麼多。”
“更讓朕沒有想到的是,後世人或是天道,竟然會給大明王朝的張居正賦歌。”
“就是不知道,在後世有沒有人給朕也賦上一首歌曲”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這首歌曲真是太悅耳,太合朕的心意了,記下來,一定要記下來,朕要時常聆聽,就是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
“還有張居正說的很對,就不能謀萬事者,不能謀一時,謀一時,有時候就為了謀萬世。”
之前通過妹子馬秀英的開導,明太祖朱元璋已經想通了很多。
現在再次聽起張居正的這一詞錄後,明太祖朱元璋頓時就明白了,縱然是這一世裡,在自己死後,大明王朝會如何發展,自己還要重新進行規劃的。
不能因為天道曆史進程中,大明失敗了,自己就放棄了對大明未來的規劃。
但是想要規劃好大明的後世,那麼自己就先把自己所在的時代,自己這一世先給做好與治理好。
至於自己重新規劃後的大明未來,會發展成怎麼樣,會不會重蹈天道曆史進程中的覆轍?
那就不是自己能控製的了,自己做好自己這一世該做的一切,那就足夠了
大明世宗界。
明世宗朱厚熜:“真是沒曾想到,張居正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竟然會獲得天道與後世人如此的厚愛。”
“現在張居正的一生已經走完,朕很好奇,在這一世裡,年輕的張居正會如何看待自己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所取得的成就與功績”
當歌聲唱完,曲終時。
諸天萬界之下,無數人都記住了,那個身穿大明內閣首輔紅袍,背對蒼生,在大雪中一步步走向,已經漸漸遠去的大明皇城的畫麵
【萬曆十年(1582)六月,在張居正死後的第四天,也就是張居正的靈棺離開大明京城的第二天。】
【明神宗朱翊均,正式開始了對張居正的清算行動】
以下內容,在張居正被清算過後,明神宗朱翊均所處在的時代下,均看不到負責對張居正進行清算的人的具體名字與職位等情況。
但可以看到該人員的樣貌,但無法被記住。
【明神宗朱翊均下旨,正式任命張四維為內閣首輔,潘晟以官複禮部尚書,並兼武英殿大學士,任內閣次輔,吏部左侍郎餘有丁一同入閣。】
【這也算是明神宗朱翊均,履行了張居正最後呈上的遺奏。】
【然而,在明神宗朱翊均剛頒布完了聖旨,禦史雷士幀、王國,給事中王繼光等七名言官,紛紛站出來上疏彈劾潘晟。】
【彈劾潘晟收受賄賂,彈劾潘晟與宦官勾結,並結黨營私,違背大明太祖立下的祖製。】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大怒:“一個個都是混賬東西,最該遵守祖製的那些人,一個都不遵守。”
“需要攻擊與打壓他們的政治敵人與對手時,一個個就變成大明祖製的堅守的擁護者,真是惡心,全都該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