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怒道:“可惡,這就是與海瑞齊名的丘橓?這簡直就是天差地彆!”
想到那一句,若是要以海瑞為標榜,那麼大明官場上,就沒剩下幾個官員話的含金量,還在持續上漲。
明太祖朱元璋喃道:“這後世是大明是怎麼了,怎麼一個個官員,都是如此的不堪?”
朱元璋是真的想不通,後世的大明官員都是怎麼了,到底是哪裡出了差錯,一個兩個都是如此,簡直令朱元璋難以接受。
今天這一期天道盤點下來,能讓朱元璋看上眼的後世大明官員,也就隻有張居正,海瑞,王陽明,戚繼光幾人。
而讓朱元璋不滿,乃至憤恨的人那就太多了。
現在看到這個丘橓又是如此行事,恨不得直接誅了他九族的心都有。
畢竟朱元璋非常痛恨沽名釣譽之人,尤其是那些故作姿態、以清正廉潔等名聲來博取名聲之人。
比如在洪武年間的戶部侍郎郭桓,戶部主事王肅等人。
特彆是在郭桓的貪汙行賄案中,凡是涉及的官員,如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惠迪,兵部侍郎王誌,工部侍郎麥至德等朝廷一品大員。
明太祖朱元璋,都是毫不猶豫的下令,對涉案人員幾乎全部處死,殺了數萬人,還牽連諸多地主豪強。
現在看到天道畫麵中的丘橓,明太祖朱元璋立即就想起了郭桓案中的那些人。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好了,又沒有抄出半個國庫來,那麼接下來丘橓一行要瘋了吧。”
大明世宗界。
明世宗朱厚熜此時的臉色,極為冷峻的言道:“這丘橓,朕記得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的進士。”
“既然他如此喜歡青名,那麼朕在這一世裡,就成全他。”
“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他不是連五兩銀子都算得上貪汙嗎?他不是喜歡給張家人下馬威嗎?”
“不是讓人,不給張家人送食物,讓人餓死嗎?”
“那麼朕就下旨,在這一世裡丘橓的年俸祿,不得過超過五兩銀子,家中的錢財也不得超過五兩銀子。”
“但是,他該乾的事情要照著乾,不能辭官,也不能隱退,更不能接受彆人的贈予,否則就是壞了他丘橓的青名,那朕就要降罪了。”
在這一期天道盤點中,大明太祖皇帝定下來的祖製,都被這群腐儒給玩出花了。
從法理上來講,大明祖製並沒有錯。
但是在這一期天道盤點中,已經成為一個爭奪政治權利的工具了。
真正不遵從祖製的人,卻拿著大明祖製去打壓政敵,排除異己等。
若是大明太祖留下來的祖製,管不住這群腐儒,他明世宗朱厚熜,在這一世裡重新製定大明的律法,又不是不可以。
【沒能從江陵張家中,查抄出足夠的不明來源的白銀,太監張誠與丘橓並沒有慌張,因為在南下的路上,就已經想好了對策。】
【當然,戲要做足,暴怒下的丘橓責問江陵張家的人,是不是已經把貪汙的錢財已經轉移到他處了。】
【麵對江陵張家人的否認,太監張誠與丘橓根本就不管。】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一次他們再不能給明神宗朱翊均一個交待的話,那麼他們就真的是罪責難逃了。】
【於是,除了張居正的母親之外,幾乎所有的張家人都受到極為嚴酷的審訊,每一個張家人都遭受到了嚴刑拷打,並且手段極為的殘忍。】
大明神宗界(1585)。
江陵百姓冷笑:“天道畫麵裡的那兩個京城高官,不就是太監張誠,與刑部右侍郎丘橓
兩人嗎?”
“當初張家被抄家清算這麼大的一件事情,就算是天道想隱瞞也隱瞞不了吧!”
“這些人是真的惡毒,為了批臭搞壞張居正,居然欺瞞與糊弄了天下的大明百姓,害我們江陵的百姓都錯怪了張居正,真是沒臉啊~!”
有人冷笑:“嗬,當初就是你罵張居正,罵張家,罵的最凶的人,現在還有臉哭?”
在張居正被清算的時候,大罵張居正的人有很多,但也有不少受到過張家救濟的百姓,試圖過為張居正與張家人說情。
但普通百姓的說情,又怎能阻擋大勢?
還好有天道盤點的出現,能讓他們在活著時候,能看到張居正得到天道給予的平反,以及真像大白的時候。
大明京城:
京城百姓:“這一期的天道盤點,雖然沒有讓我們知道,那些奸佞小人是誰?”
“但我記得,當初主持抄張居正家的人是太監張誠與丘橓。”
一旁的人也回道:“對,就是太監張誠與丘橓,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會是這樣副嘴臉。”
一群中有一人冷笑道:“嗬,彆忘了丘橓被人稱為“抄家侍郎”,他丘橓除了抄了張居正之外,後來還誣陷戚繼光將軍在做薊州總兵時貪汙二百萬兩白銀,藏在京城的私舍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