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神宗界。
京城民間:
百姓甲:“哈哈,這抄家侍郎丘橓,這一會是真的傻眼了吧!”
雖然在這明神宗朱翊均時代所在的世界裡,不管是大明天子,還是黎民百姓,都無法知道畫麵中某些人物的關鍵信息。
但是剛才有人在大明京城之中,就有人爆料料了丘橓陷害戚繼光這事。
現在這事也被天道給盤點了出來,凡是聽說過爆料信息的人。
都知道天道畫麵中,那一個一臉茫然,並錯愕的著看手中,那少得可憐的銀子之人,便是極為愛惜自己青名的抄家侍郎丘橓了。
百姓乙:“抄家侍郎丘橓,這回算是到了踢到鐵板上了,”
“像他這種人,要是哪一天發瘋了,跑去誣陷海瑞,要去抄海瑞的家,那畫麵,那景象,光是想想就知道有多刺激了?”
“哈哈哈~!”
看著抄家侍郎丘橓,在天道畫麵中,那無比吃癟的表情,不少聽說過爆料信息的百姓們都笑了。
對於極其愛惜自己清名之人,又是沽名釣譽之輩,這種極為無恥之人,隻有瘋狂的嘲笑,才是對他的最大羞辱與打擊。
【你戚繼光擔任著薊鎮總兵這麼重要的一個要職上,還在軍事裝備上進行革新改進,這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從你的手上經過,你戚繼光怎就不貪?】
【隻抄出了不到百兩銀子,與丘橓上疏誣陷的兩百萬的金額相差巨大。】
【於是,丘橓為了保住自己的一世青名,前途,以及好不容易得來的權力,同時也為了能給明神宗朱翊均一個交代。】
【於是丘橓與一同前來的副都禦史鄒元標進行密謀,由丘橓出資20萬兩白銀,鄒元標出資10萬兩白銀,合計30萬兩白銀,誣陷是從戚繼光家中抄出。】
【然而,鄒元標這剛從貴洲流放回來,那時能有10萬兩白銀?】
【險些之外,鄒元標也算見識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沽名釣譽之輩,忽然一個心念從心裡閃過後,便同意了丘橓的建議。】
【明神宗朱翊均得知從戚繼光家中抄出三十萬兩白銀,心中也是一喜。】
【對於,明神宗朱翊均來說,隻要是抄家抄出來的銀子,都是意外之財,況且還是從張居正有關係的人的家中抄出來的銀子。】
【然而,在清點銀子的時候,卻發現真正的銀子隻有20萬兩銀子,其它的全是石頭!】
【抄家抄出石頭,這對明神宗朱翊均來說,不管是被抄家的人調包了,還是其它情況,都是欺君之罪。】
【同時戚繼光得知,自已家中被抄出三十萬兩白銀後,立即就知道自己遭到了誣陷,並留下血書,欲以死明誌。】
【雖說戚繼光是因張居正而受到的牽連,但是戚繼光在民間百姓中的聲望與口碑極好,還沒有遭到大明權貴們在民間上的抹黑。】
【負責看管戚繼光的人員,在發現異樣後,及時的把戚繼光給救了下來。】
【戚繼光留血書,以死明誌,那邊抄家,又抄出石頭,就算是再蠢的人,都知道其中有很大的問題。】
【明神宗朱翊均恐事情鬨的更大,立即立刻勒令查辦。】
【丘橓與鄒元標,被傳喚到明神宗朱翊均麵前時,鄒元標一見到明神宗朱翊均直接就跪地請罪,將兩人所為全盤托出。】
【並說出自己家中同樣沒有錢,出的銀子全部是紅布包裹的石頭,之所以會如此,皆是遭丘橓所逼迫。】
【此時的丘橓再一次傻了,也直接跪地請罪坦白了自己的罪行。】
【但礙於丘橓是萬曆的信任的重臣,多有表揚誇獎,明神宗朱翊均不便治罪處死。】
【所以明神宗朱翊均命丘橓收押之後,等風聲過後擇日自殺,對外稱重病身亡。】
【然後由明神宗朱翊均欽賜禦葬,以此保全明神宗朱翊均麵子,以及他丘橓的清名。】
大明神宗界。
京城民間:
百姓甲:“難怪戚將軍被抄家一事,一點風聲都沒有,原來如此。”
百姓乙:“現在還沒有聽到丘橓重病身亡的消息,估計還在收押期間吧,這丘橓真是沽名釣譽之輩的虛偽小人。”
百姓丙:“說得太對了,這丘橓還以青名被人稱讚,結果二十萬兩白銀,他是說拿出就能拿出啊。”
“也不知道他在誣陷他人之時貪汙,他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嘴臉,去指責他人的,我呸~!”
百姓甲:“可惜了,這天道還是不讓我等知道,那名和丘橓一同前去抄家的人是誰,沒有他的那十萬石頭,估計這事也鬨不了這麼大。”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這朱翊均怎麼老乾這些蠢事,他到底是有多愛財?”
你朱翊均那麼喜歡抄家,真正需要抄的人一個都不抄,而那麼真正清明的人,你真的是一抄一個準
明太祖朱元璋都無力吐槽了這朱翊均了
戚繼光身為大明威望極高的護國大將,又不貪汙的人,就這樣被隨意誣陷,被抄家,這不是在自毀長城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