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下。
民間:
“這是老天爺開了眼嗎?”
“這天道盤點,是在為我等窮苦百姓請命嗎?”
“既然是為我等窮苦百姓請命,為何不直接就降下天罰,直接就將那些貪官汙吏給劈死?”
諸天萬界下的民間百姓,忽然也因為天道這一段盤點內容,戳中了心坎,不少人對於蒙古人砍殺黨馨之事,反而沒有太多抵觸的情緒存在了。
或者是說,不管是什麼民族,底層百姓的生活都是相通的,所以不少民間的窮苦百姓,都在此時被共鳴到了。
隻要是能斬殺了禍害百姓的貪官汙吏,他們都會在心裡拍手叫好。
【哱拜不想與大明王朝做對,也不想再回到漠北大草原上,去與天災下的野獸們爭生存的環境當中。】
【哱拜也知道,如果自己被坐實了造反,那麼大明王朝的軍餉,對他們來說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若不是黨馨如此逼迫他們,他們也不會如此了。】
【在黨馨被自己兒子砍死之後,哱拜很快就的冷靜了下來,所以才會第一時間去控製住總兵張惟忠,以發放所有軍餉了。】
【因為哱拜從一開始就想與大明朝廷和解,或者是談判,又或者是劃地自治,總之就是哱拜不想再回漠北,那生死難料的環境中去了。】
【所以哱拜將寧夏軍鎮的所有軍民,全都與自己綁在一起後,或許哱拜就覺得自己設想的成功的機率就會增大。】
大漢武帝界。
漢武帝劉徹:“看來,外族蠻夷在華夏中原待久了之後,也是不願意回到塞外漠北的大草原上的。”
【然而,寧夏軍鎮之中,並非所有將領,都認同哱拜所行之事。】
【其中遊擊將軍(從三品武官)梁琦和守備將軍(從五品武官)馬承光,認為軍中發生嘩變,就是哱拜鼓動的叛變和造反。】
【並率部抵抗,奈何此時的鎮的叛軍已是勢大,倉促之下進行抵抗的梁琦與馬承光不敵叛軍,最後被哱拜義子哱雲與土文秀殺死。】
【在遊擊將軍梁琦與守備將軍馬承光,與叛軍發生戰鬥之時,不少軍民百姓,也趁亂逃出了寧夏軍鎮】
【戰鬥結束後,哱拜立即讓人封鎖了寧夏鎮,不再讓人進出。】
【而當哱拜返回時到總兵府時,不願被哱拜挾持與逼迫上疏彈劾黨馨的張惟忠,趁看守不備時,自縊在房梁之上。】
【哱拜叛變,黨馨被殺,自己這個寧夏總兵,無論如何也是罪責難逃。】
【最主要的是張惟忠,他深知大明朝廷文官集團黑暗,以及黨馨在朝廷中勢力。】
【不管是為自身家人,還是為了名譽,又或許是為了不被哱拜羞辱,又或者是為了能證明自己隻忠於大明,隻忠於漢人都原因。】
【張惟忠選擇了自縊而已,以一種武將最為無奈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身為大明朝廷正二品的武官,一方軍事主帥,沒能能力製止內部的爭鬥,這張惟忠做的不稱職與能力不足的表現。”
“但其堅守了對明朝的忠,其對大明的忠誠仍被認可的。”
【寧夏副總兵李昫探明消息後,立即就將寧夏軍鎮發生嘩變,哱拜殺死黨馨與石繼芳,扣押寧夏總兵張惟忠的情況,上報給大明朝廷。】
【消息傳至京城,大明朝堂之上瞬間炸開了鍋,這是時隔六十年的嘩變叛亂。】
【明神宗朱翊均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將大明權貴,以及新任內閣首輔王家屏,全數詔進宮中怒斥了好一大通。】
【並要求趕快平定哱拜之亂,並且要將軍中嘩變的原因,以及全部過程,都要儘數調查清楚。】
【明神宗朱翊均為何如此大怒?】
【一,嘩變叛亂,這不管是哪一任皇帝,都不能容忍的事情。】
【二,寧夏軍鎮,是大明九個邊塞軍鎮之一,每年的軍費支出,占據了大明王朝軍費支出的六成以上。】
【三,這是嘩變的叛亂,為什麼會突然嘩變?為什麼哱拜殺的是黨馨,沒有將黨馨與張惟忠,一起殺了。】
【而在黨馨死後,哱拜為什麼要抄家放餉,以及開倉放糧?】
【明神宗朱翊均,不傻,也不蠢。】
【可以說,明神宗朱翊均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但不能說明神宗朱翊均是昏聵無能之君。】
【怠政不是昏聵,這二者有明顯的區彆。】
【當然,在華夏千古曆史進程中,既昏聵,又怠政的皇帝並不少,但起碼此時的明神宗朱翊均,還不是這種程度。】
大漢宣帝界。
漢宣帝劉詢:“這又將是,明神宗朱翊均與大明文官之間一次在權利上角逐的爭鬥嗎?”
【很快南京戶部右侍郎(正三品文官)魏學曾,被起用為兵部尚書,並總督陝西,延,寧,甘肅軍務,負責平定寧夏之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