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之亂時的各處地理位置簡介:
以寧夏軍鎮為中心,在寧夏軍鎮的北方,除了各鎮堡之外,就是有大明軍隊駐守的長城了,長城以外則是蒙古人所占據的河套地區,也就是塞外之地。
而靈州在寧夏軍鎮的東南方向,距離隻有100多裡50公裡)。
與花馬池,同在寧夏軍鎮的東南方向,距離相差300多裡160公裡)。
而定邊與榆林地區,則在寧夏軍鎮的東方,距離相差400多裡200公裡),歸陝西所屬。
......
【蒙古悍將宰僧,所率領的蒙古騎兵,無法突破延綏副總兵麻貴,利用大明火器扼守的山口。】
【而蒙古的土昧鐵雷與莊禿賴,在進軍前往攻打定邊小鹽池時,遭到延綏遊擊將軍龔子敬率領的苗兵,在沙湃口的頑強的抵抗。】
【因為上一次,蒙古人成功劫掠了小鹽池的鹽礦等資源。】
【所以明朝軍隊在各地都有設防,如果不先攻打沙湃口,直接進攻小鹽池,可能會麵臨沙湃口方向敵人的夾擊或騷擾。】
【若是蒙古人,自認實力強大,能快速突破防線直取小鹽池,且有信心阻擊沙湃口,以及周邊各地可以隨時支援的明軍,蒙古人也可跳過沙湃口直接攻打小鹽池。】
【但是,這一次蒙古人南下入關之後,各路探馬帶回來的情報,都讓其不得不謹慎對待。】
【因為他們的探子也感覺到了,此次的明軍,似乎與魏學曾統軍時期的明軍,是大為不同的。】
大明神宗界。
民間:
“嗬嗬,連蒙古人都能看出區彆,可總是有些人看不出來,還總是自以為事的,認為自己很懂行軍打仗。”
“在華夏千古曆史之中,有不少棄文從武的將軍名人,但這魏學曾,似乎並不是這樣的人。”
“從他能讓一個家丁前去招降叛軍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他魏學曾的骨子裡,還是隱藏文尊武卑的那一套優越。”
......
【然而,在土昧鐵雷與莊禿賴與延綏的遊擊將軍龔子敬,以及南方支援苗兵在沙湃口開展激戰時。】
【延綏總兵董一元,帶領著延綏騎兵,已經繞過平虜堡,進入到了河套的蒙古地區之中。】
【並順利搗毀南下侵犯大明蒙古人部落,並抓獲一百三十人蒙古各部將領的親人,並且把大量的牲畜都全帶了。】
諸天萬界下。
民間:
百姓們:“好樣的,終於是劫掠了他們蒙古人一回了。”
......
【除此之外,董一元還解救了不少被蒙古人劫掠走的漢人百姓,也一並帶回了平虜堡中。】
【董一元的這‘搗巢戰術’是取得非常成功的戰果,並且董一元在平虜堡短暫的休整之後,立即率延綏騎兵領南下支援沙湃口。】
【而堅守在沙湃口數日的遊擊將軍龔子敬,以及苗兵,在被三萬蒙古騎兵重重包圍與圍攻之中。】
【在火炮,火銃等火器的彈藥,全儘打光之後,最後還是被蒙古騎兵衝破的防線。】
【最終遊擊將軍龔子敬,以及所有苗兵,全數戰死,但也拖住了蒙古人的騎兵主力,足夠長的時間。】
【當卜失兔得知,河套老巢被董一元‘搗巢戰術’破壞之後,憤怒不已。】
【有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虧本大買賣。】
【後在知道,宰僧所率領蒙古騎兵,也無法突破延綏副總兵麻貴的防線之後,已經心生退意。】
【在得知,此時的延綏總兵董一元,正帶領著延綏騎兵南下支援之後,卜失兔果斷的下令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