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鬆:殺!明軍威武!】
【眾將士:明軍威武!殺!殺!殺...!】
【在李如鬆身先士卒的帶領下,此時的平壤戰場是...】
【殺聲起,氣勢震,火炮開路,轟敵城,殘壁斷瓦,廢墟連連...!】
【主將一馬當先,衝陣前,士氣如虹,驚天地,寒敵膽...】
【負責駐守平壤城北牡丹峰的倭寇,因為沒有遭到大明火炮的轟擊,目睹了平壤城被大明火器轟炸的全部過程。】
【在這半個時辰之中,他們也見證到了攻城火炮被製造出來之後,第一次超過千門以上火炮攻城的場景,給他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與記憶。】
目前所能查到的曆史信息,大明軍隊在朝鮮平壤城之戰中,所投入作戰的火炮與火器數量,可以算是曆史之最了。)
直到近代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之後,才被破掉這個記錄。)
這個記錄,不得不說,很牛...)
【當初倭將前藤中一,在帶領他們前來駐守牡丹峰之時,不少倭寇還抱怨過為什麼是他們出城來駐守牡丹峰。】
【畢竟,牡丹峰的位置再好,也是城外的山峰,哪裡有平壤城內舒服與安全?】
【然而,現在的他們,非常慶幸被派來駐守這牡丹峰山上了。】
【否則的話,估計他們不少人,不是被活埋,砸死,就是被大明的火器給炸死了。】
【看著那,猶如被天降雷劫一樣,不斷被轟炸的平壤城,不少牡丹峰上的倭寇,都有了一種劫後餘生的慶幸...】
【然而...!】
【正當牡丹峰上的倭寇,想著應該如何救援平壤城時,一聲巨響突然就在牡丹峰的山嶺的山腰處響起!】
【然後,轟的一聲,直接就在他們的身邊炸響,眾多倭寇遭到了波及。】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緊接著就是無數的炮聲,從山嶺的山腰處響起!】
【轟!轟!轟!】
【頓時之間,牡丹峰上的倭寇駐地,遭遇到了猛烈的炮火轟擊,不少反應不及的倭寇將士,直接就被大明火炮的炮彈當場轟碎,場麵極度的強烈...】
【就連倭寇布置在牡丹峰的十幾門,他們認為無敵且強大的火炮,都還沒來得及開火,就已經被大明的火炮給轟翻與轟壞了...】
【一門門大明的佛郎機炮,不知何時已經被架好在山嶺的山腰處,在薊鎮參將軍吳惟忠與先鋒大將查大受的指揮下,瘋狂的向牡丹峰上的倭寇駐地開火。】
【大明的攻打平壤城的四路兵馬,隻有第二與第三路是從正麵開展進攻的,而第一與第四路,都是采取潛行靠近,然後采取出其不意的突襲作戰。】
【幾輪炮火犁地之後,薊鎮參將吳惟忠與先鋒大將查大受,各大一千五精兵,分左右兩路,直接就衝向了倭寇在牡丹峰的駐地。】
【剩下的明軍精兵,則在原地防守大明的火炮陣地的同時,也在不斷轟擊著倭寇的駐地,讓倭寇不敢站起來還擊。】
【在佛郎機炮的掩護下,大明的精兵推著虎墩炮可以理解為散彈炮)前行靠近...】
【牡丹峰上,遭遇到炮火犁地的倭寇,在驚恐的同時,也知道是大明軍隊對他們發起了突然襲擊。】
【遇到危險之時,求生是所有人性的本能。】
【牡丹峰上的倭寇,是倭國第一軍團的精銳,都是倭國的精銳之師,他們從小成長的信念,就是要挑戰強者。】
【所以,不少倭寇頂著大明佛郎機炮的轟擊,進行反抗反擊。】
【然而,當距離到達虎墩炮的射程之後,點火,開炮,一炮之後,無數的大小鉛彈,直接能將一成片的倭寇打成篩子,爆出陣陣血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