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戰場,有硝煙彌漫,有散落淩亂武器裝備,有屍體橫行,亦有戰馬陳屍。】
【並且肅靜的氛圍壓抑在整個戰場之上,明倭雙方都在做著大戰前的最後準備。】
【遼東騎鐵在為三眼火銃裝填彈藥,同時也從行軍囊中抓出大把的黃豆或者黑豆製作成的戰馬乾糧,一把就喂給了座下的戰馬。】
【與這樣規模敵寇以步兵的兵團戰鬥,對大明的遼東鐵騎來說,並不多見。】
【但是與蒙古人們在草原上的戰鬥,也並不少。】
【都是刀尖舔血之輩,什麼場麵沒見過?絕境逢生的經曆與戰鬥,又不是沒有過。】
【所以,遼東鐵騎的將士們,並不慌張,即使是赴死,那也是從容不迫的。】
【而倭寇一方,在宇喜多秀家率領四萬援軍到達之後,又重新拾回了信心,這個信心就是要擊敗大明精銳騎兵。】
【這場戰鬥,對他們來說,有太多必須要戰勝的理由了。】
【雙方的戰鬥,在無聲無息之中,再次展開了,寧靜的空間下,被數千戰騎奔騰的響動而打破!】
【明軍威武!殺!】
【天照大神庇佑!殺!】
【兩股殺聲,兩股氣勢,徹底將這片空間的寧靜撕破!】
【開炮~!】
【麵對一陣字排開,以扇形之勢,展開鐵騎衝陣的大明鐵騎,身處在倭軍第四陣,並再次接替了倭寇火炮部隊的指揮權的小西行長,果斷下令開火。】
【這一次宇喜多秀家帶來的火炮,足足有幾十門之多。】
【這是宇喜多秀家從他們漢城的城防係統上,調來的火炮,為的就是要一舉消滅掉這股大明的精銳騎兵。】
【幾十門火炮,不算多,也不算少,在這片偌大的戰場上,轟打在一字排開,並以扇形衝鋒的遼東鐵騎上,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火炮轟鳴,炮彈落地,驚起陣陣戰馬嘶鳴,但是,這並沒有能打斷大明遼東鐵騎所展開的衝鋒。】
【在一輪炮火過後,隻見大明的遼東鐵騎,再次在衝鋒之中,進行了變陣,從一字排開的扇形衝鋒,快速的彙聚成流,變成箭頭陣,直接就衝向倭寇大陣】
【然而,就在倭寇的第一輪火炮結束之後,在倭寇的火槍手準備就緒,隻待遼東鐵騎衝擊到他們的射程之內,就會展開瘋狂射擊的時候。】
【突然,在倭寇大陣的側後方的方向上,響起了一片震天的殺聲~!】
【殺~!】
【隻見一支大明的鐵騎隊伍,突然從側後殺出,他們高喊著,明軍威武,直接就衝倭寇陣型的第四陣而去。】
【早在倭寇排兵布陣的時候,李如鬆已經到達了附近。】
【李如鬆深知,戰馬在高強度的時候,進行持續性的作戰,是需要拉開距離,進行短暫的調整與休息的。】
【況且,在李如鬆到達戰場邊緣時,雙方已經拉開了距離。】
【所以,李如鬆隻能等待最好的時機,再領軍發起突然的奇襲,從而打斷掉倭寇在戰時的指揮節奏。】
【當李如鬆剛剛到在碧蹄館的戰場上,看到有倭寇大軍竟然還有如此多時,也是一樣的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