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大明時代。
民間:
百姓甲:“所以,這柳成龍壓根就沒有到過碧蹄館的戰場上?”
百姓乙:“笑話,你也不想想,朝鮮的軍隊,真有能戰勝倭寇在碧蹄館倭寇那等規模的伏擊人馬,他們還需要向我們大明王朝求援嗎?”
“估計在後世南朝鮮人的眼裡,曆史事實與真相,對他們來說是不是真的,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的曆史形象,而且這還很有可能是一個極為虛假的曆史形象。”
百姓丙:“聽老兄的分析,真是解了老弟我不少的疑惑。”
“我就說嘛,看那柳成龍,還有他們那些朝鮮官員,在營帳外等候時的模樣,也不像是有什麼戰鬥力之人。”
“而且,他們也沒有帶來多少朝鮮的人馬。”
“那後世的南朝鮮人,也真是夠無恥的。”
......
【當柳成龍等人得知,李如鬆要從坡州撤兵回開城時,立即就對明軍的後撤,表示擔憂與不理解,因為碧蹄館之戰不是擊敗了倭寇的伏擊大軍了嗎?】
【這個時候,不應該順勢攻打漢城的最好時機嗎?為什麼已經到達坡州了,還要半途而廢?】
【然而,朝鮮的柳成龍等人並不知道,此時大明的東征大軍此時所麵臨的困境。】
【由於平壤城之戰勝利之後,因為在軍功分配,以及待遇等問題上,此時的大明軍隊的內部之中,已經出現了南北分岐。】
【除此之外,還有更為嚴重的後勤補給等問題的存在。】
【平壤城大勝之後,南兵因為步兵與步戰為主,所以是明軍在攻打平壤城的主要兵力與主力。】
【但是,在戰後的戰功分配上,南兵以戚家軍為主,認為應以先登力戰當為首功進行評定,修橋搭路為次功,最後才是計算倭寇首級的戰功。】
【眾多南兵,也認為平壤城之戰的戰功,不應該以斬敵首級多少論功,因為這是攻城之戰,不是野外平原之戰。】
【況且他們南兵在拿下平壤城後,還需要在第一時間裡,在大同江上修船搭橋,哪裡有時間去收割那些被炮火炸死,或是被廢墟所掩埋,被砸死的倭寇首級?】
【並且使用大明火炮摧毀平壤城牆,與轟開城門的士兵,皆是步兵居多,更不應以斬敵首級多少進行評功了。】
【況且,許多南軍也都認為,平壤城之戰的戰功,也應當按破城之功來評定,應提高他們在戰功上的評級評算才行。】
【雖說,李如鬆在平壤之戰曾傳令先登城者賞銀三百兩,而那是個人的賞銀,不能成為評功的標準。】
【但是以騎兵為主的北軍,卻不同意了,因為,北南兩軍的糧餉標準,也完全不同的。】
【北軍兵士月俸是才一石米,南軍卻是一兩二錢銀子,一兩銀子都能買到兩石米了,還能有盈餘,比他們這些北方騎兵好上太多了。】
【除了以上之外,東征大軍的經略宋應昌,在進入朝鮮作戰之前,為了激勵戚家軍能夠更加的勇猛作戰,與配合征東大軍修路搭橋等軍事行動。】
【宋應昌答應,戚家軍進入朝鮮作戰之後,戚家軍的軍餉年薪,從18兩提高到43兩。】
【雖說在平壤城之戰後,幾乎每一處戰場上都有戚家軍的小隊存在,但是其它軍係的軍士們,也認為他們的待遇,也遭到了不公的對待。】
諸天萬界大明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