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經出兵在朝鮮了,直接把朝鮮那點地方給占了去不就好了?”
“喜好那什麼天朝上國的名聲,有什麼鳥用?”
“難道他們不知道,大漢王朝與大唐王朝的威名,不都是打出來的嗎?”
......
【碧蹄館之戰後,南北軍事集團矛盾也進一步加劇了起來,隨著李如鬆的威名不斷的增大。】
【在入朝作戰之前,大明朝廷中的文官集團,就已經在擔憂起到大明的武官集體,會因此抱團壯大。】
【但是讓大明朝廷中的儒生文官集團,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平壤城之戰後,東征大軍的南北軍事集團居然產生了爭功的矛盾。】
【這是讓大明朝廷中的儒生文官集團,所獲得的意外之喜。】
【在朝鮮方麵,經略宋應昌是南人文官,雖說在品級上,與李如鬆同等級彆的,但是目前的大明朝廷,依舊是文官大於武官。】
【而李如鬆是當令大明天子皇帝,親點的東征大軍的主帥,是當令大明天子皇帝的親信大將,所以宋應昌與李如鬆,不存在誰在領導誰的問題。】
【但是,當宋應昌與李如鬆,兩人產生意見與問題的分歧時,也是誰都不能命令誰的情況。】
【而此時的宋應昌,也存在著,要壓製一下李如鬆在武官上的勢頭。】
【不管是擔心李如鬆功高震主,還是李如鬆在大明朝廷中的威勢與地位繼續上漲,都不是宋應昌此時想看到的。】
【碧蹄館之戰後,北軍將領與士兵,也都遭到了南軍將領與士兵的指責,指責北軍貪功冒進,錯失良機等等。】
【在發現需要攻城大戰之時,才想到南軍的步兵軍團與火炮部隊,才想分點湯給南軍的將士。】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這是平壤城之戰,打得太過於輕鬆了,才導致南北兩軍的將士,都不把倭寇放在了眼裡後,才有的情況。”
“但在朕看來,拖了李如鬆後腿的,不僅是戰後論功問題上的分歧,更多的是朝廷中的文官,不想讓李如鬆再立新功,不想讓武官的權利與地位,大於文官的權利與地位。”
“這既是對外倭寇的戰爭,卻又是後世大明對內權利的爭鬥。”
.....
諸天萬界大清時代。
民間:
百姓甲:“果然如此,大明王朝就是這樣,不管是大明,還是後麵的南明,都是一群隻顧利益與權力爭鬥的人,在敗壞大明王朝的根基與運數,這些人真是太可恨了。”
百姓乙:“大明的儒生文官集體,怕大明的武官抱團之中,權利與地位會高過他們。”
“結果一場平壤城之戰的勝利,就能讓大明的武官集團,產生這麼大的分歧,這很符合大明王朝的官場內鬥風氣。”
“這樣的王朝,豈有不亡的道理?”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