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倭寇再犯朝鮮,兵部尚書石星淪為棄子
【對於此時沈惟敬來說,自己隻要回朝複命,如實稟報會,自己將會得罪更多的人而死,不如實稟報也會死。】
【不管是準備怎麼樣的說詞,自己的結局,都不會好到哪裡去。】
【對於沈惟敬來說,能活命的唯一機會,就是希望小西行長沒有忽悠自己。】
【但是,沈惟敬也清楚,這種希望很渺茫。】
【先把當今的天子皇帝,以及主和派的官員,哄開心了再說,今後之事,能活一天是一天,反正自己年紀也到了該死的時候了。】
【而一旁的楊方亨,仿佛是第一次認識沈惟敬一般,這種欺君大罪,他沈惟敬是真的不在乎大與小的啊!】
【但事已至此。】
【楊方亨隻能在一旁隨聲附和,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假文書,聲稱是秀吉親筆所寫的謝恩表,上麵言辭懇切,滿是對大明的尊崇。】
【果然,當楊方亨呈上文書之後,大明朝堂上的情況,真如沈惟敬所言的一樣。】
【立即就有大批主和派的官員,站出來稱讚大明王朝的天威浩蕩,稱讚明神宗朱翊均的英明決策。】
【大批主和派官員,很快就把後續的事情給定了調,這也讓楊方亨心裡稍微的安定了一些。】
【但是楊方亨的心,依然還是在懸著的,他沒有沈惟敬那般膽大與無所謂。】
【況且他也比沈惟敬要年輕很多,自己的官場仕途,以前途前程,也要比沈惟敬好太多了。】
【從被豐臣秀吉趕宴會時,他楊方亨就已經在後悔了。】
【後悔自己,不應該來趟這一趟渾水,結果好事與功績沒有撈到,反正是撈到了一個提心吊膽,隨時會人頭落地的境遇。】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有好處就想撈,這就是後世大明官員的秉性。”
“書生誤國,不管是在那朝那代,皆是如此。”
“方才天道提點到,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大明王朝後期貿易體係製度崩潰,是後世西方洋人從海外帶來的大量金銀,衝擊了大明貨幣體係製度有關。”
“再加上之前,天道盤點到的‘隆慶開關’之後,有三萬三千萬的白銀流入到華夏中原大地。”
“那麼看來,大明錯過那個大航海時代的時候,就已經注定走向滅亡與衰落了。”
“既然西方洋人因為發現海外島嶼與陸地,就可能獲得大量的白銀與黃金,以及富可敵國的財富。”
“那麼咱的大明漢人為什麼不可以去取?並且那些黃金與白銀,最終也都會流入到大明王朝來的,何必便宜了那些西方洋人?”
“同時,在這一世裡,大明王朝必須要有專屬大明印記的白銀與黃金做為貨幣才行。”
“沒有大明專屬印記的白銀與黃金,一律不能購買大明王朝的貨物與資源,否則就是走私的重罪。”
“至於‘大明寶鈔’與‘洪武通天’在天道曆史進程中為什麼失敗,這一個問題,在這一世裡,還是要好好研究研究。”
大航海時代,就是強盜的時代,天道已經不止一次強調過的。
明太祖朱元璋也已經意識到,在這特殊的小冰河天災時期下,儒術治國,就是自己給大明王朝的未來套上了一套必然會走向滅亡的枷鎖。
想那商朝都能享國550年,周朝享國也有780年,大秦就不談了,東西大漢有405年,大唐有2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