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書邢玠一聲令下,也正式拉開了對朝鮮倭寇的大反攻。】
【大明的東路軍方麵,先是由副總兵解生,參將楊登山率領6千大明精銳騎兵為先鋒,再次逼近島山城。】
【萬曆二十六年1598)九月十一日,解生讓參將王國棟,遊擊將軍頗貴,兩人各領一支人馬埋伏於島山城外道路兩旁。】
【子夜時分,解生與楊登山誘敵,突入倭寇在島山城重新修建的前沿營地,對駐守的倭寇展開夜襲。】
【然而,讓解生等人沒有預料的到是,倭寇的前沿營地在遇到襲擊之後,島山城內的倭寇,並沒有打算出城救援的意思。】
【而遭遇到夜襲的倭寇,也不戀戰,第一時間就紛紛丟棄陣地與自己的戰友,紛紛逃回島山城中。】
【這讓解生等人相當無奈,此時隻能斬首寥寥17級倭寇首級,就取得了勝利。】
【由於解生率領的先鋒軍,都是大明騎兵,誘敵之策沒能取得成功,又無攻城器械,隻能等待麻貴率領東路大軍的到來。】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這後世倭寇還是有點戰爭意識的,知道在島山城前沿所修建一個根基就不是用來進行攻守戰的,而是用來預警用的營地。”
“明軍想夜間偷襲,也隻能偷襲前沿營地,基本就危及不到那島山城。”
“而那些被派往駐守前沿營地的倭寇,也就相當是他們最好的預警棄子了。”
“這後世倭寇,真是不管什麼事情,都做相當的狠絕,對他們的自己人也不例外。”
......
【大明中路軍方麵,董一元率領兩萬大明精銳從駐地出發後,便迅速揮師南下,率先對駐守在朝鮮晉州的倭寇發起了進攻。】
【朝鮮晉州一帶原本是倭寇第三軍團,黑田長政負責駐守的地區。】
【在第一次蔚山之戰結束之後,黑田長政就率領倭寇第三軍團的主力撤離了這片地區,這片地區之中,還隻剩下少量的倭寇在駐守。】
【在經過一番激烈的攻堅作戰之後,董一元成功攻取晉州城。】
【緊接著,董一元馬不停蹄,繼續率領中路軍南下,並順勢占領望晉城。】
【在短暫休整後,中路軍沒有停下,繼續掃除了望晉山周邊倭寇的所有軍事據點,並乘勝渡朝鮮的洛東江。】
【洛東江南岸的泗州地區,乃是是島津義弘率領的第四軍團的防區。】
【而島津義弘在占據泗州地區後,就將泗州當成是自己的領地在經營,並且在洛東江南岸的永春寨,昆陽城增加了守備軍力。】
【但是在大明火炮的威力之下,永春寨,昆陽城兩城,從很快就被明軍攻破,島津義弘構築的泗州外圍防禦體係被攻破。】
【之後,在成功占據了永春寨,昆陽城後,董一元派遣通事張昂攜勸降信,前往泗川舊城對島津義弘進行勸降,在遭到拒絕後,雙方陷入了對峙中。】
......
【在大明的西路軍方麵,劉綎率領兩萬軍隊從公州出發與朝鮮將領權粟指揮的朝鮮軍隊彙合後南下,駐守在忠清道南部,以及全羅道北部的倭寇,也紛紛南下撤往順天。】
【所以西路軍,在收複朝鮮失地的過程之中,雖然有與倭寇有一些小規模的戰鬥發生,但相比起中路與東路軍來說,是相對輕鬆的。】
【然而,劉綎不舍得讓自己從四川帶來的起家部隊,去攻打倭寇堅固城堡,反而讓朝鮮將領權粟帶領朝鮮軍隊,成為了收複朝鮮失地的主攻。】
【在明朝聯軍彙合後,劉綎向權粟詢問,朝鮮戰役爆發之後,朝鮮將軍之中,有幾人獲得過戰勝倭寇的戰績的?】
【身為朝鮮都元帥的權粟,當即就被劉綎的這個問題給問倒了。】
【而劉綎沒等權粟回答,便繼續說道:“倭寇主力已南撤,這一路上的軍事據點,均是戰之必勝的戰績。”】
【“若是這一路上的倭寇,均是由大明軍隊擊退並奪了這戰績,於朝鮮軍隊而言,是不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