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劉綎再次邀約水軍夾攻順天倭城。】
【然而,這一次在陳璘率領水軍迫近順天倭城的港口,準備進行搶灘登陸時,海水卻突然退潮了。】
【這一變故的出現,立即就讓大明的主戰船行駛變得困難,隨時都有擱淺的可能。】
【倭寇亦是抓住時機,率先對明朝水軍發起進攻,即大明水師陷入兩難的困境,進退不得。】
【陸軍方麵,雖然搗毀了倭寇的多暗道與陣地,但在倭寇拚死抵抗之下,明朝聯軍仍然沒能攻破順天倭城。】
【這次明朝水陸兩軍的圍攻,再次失利,明倭雙方,都是同樣的損失慘重。】
【10月7日,西路軍的主帥劉綎,在得知董一元率領的大明中路軍在攻打泗川倭城大敗後。】
【由於不清楚中路軍是如何大敗的,但有傳言是有一支倭寇大軍突襲了中路軍的後方,使彈藥庫發生爆炸,才導致中路軍大敗的。】
【於是,西路軍的主帥劉綎擔心泗川城的倭寇會殺來天順倭城,自己的部隊將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劉綎便率陸軍向朝鮮的富有方向撤退。】
【10月9日,陳璘見陸軍已經撤退,水軍又在多次嘗試進攻均未能成功之後,隻能無奈率領水軍主力,撤往古今島。】
【但陳璘仍然讓季金率領一支水軍艦隊,在獐島駐守,依然保持著對順天倭城的圍困態勢中。】
【11月2日,明軍對順天倭城圍困解除。】
【至此順天戰役結束,明軍雖然沒能攻破順天倭城,但也斃傷倭寇7千餘人,明軍傷亡3千5百餘人,朝鮮軍傷亡不到兩千人。】
大明神宗界。
民間:
百姓甲歎道:“果然,還是沒能攻破那順天倭城。”
百姓乙:“第一次蔚山之戰,讓倭寇吸取到太多戰鬥經驗了,第一次蔚山之戰如果能順利拿下,後麵的戰鬥就不需要那麼激烈了。”
......
【萬曆二十六年1598)9月20日,朝鮮中南海岸上的泗川戰役爆發。】
【董一元率領大明中路軍在9月20日下午,襲破了倭寇占據的永春寨後加,又22日淩晨攻破昆陽城,島津義弘外圍防禦體係被打破。】
【9月25日,董一元遣人勸降島津義弘遭到拒絕。】
【9月27日,董一元遣朝鮮將領鄭起龍統領兩千步兵,一千騎兵,自己親率四千精銳撲向泗川舊城。】
【9月28日深夜,董一元發動夜襲攻城戰,大同參將李寧率騎兵突入泗川舊城,因街巷狹窄騎兵優勢無法發揮,又因倭寇在泗川舊城中設有各種路障針對大明的騎兵。】
【衝入城中的,明軍先鋒騎兵很快就陷入苦戰,最終大同參將李寧力戰而死。】
【戰至黎明,明朝聯軍的後續主力殺到,大明遊擊將軍盧得功,衝在明軍最前麵,亦被倭寇的守城鐵炮擊中陣亡。】
【最終明軍成功攻破泗川舊城,斬殺島津義弘的副將加麻可末餘九業。】
【倭寇大將川上忠實,率領倭寇殘兵,突圍撤退,倭寇敗兵紛紛棄城逃向島津義弘建造的泗川倭城。】
【島津義弘將泗川倭城,建造在一處臨水的位置,一邊是朝鮮的晉州江,另一麵則是大海。】
【泗川倭城,隻有一麵與陸地相連的,彆外三麵都被引海水做濠溝,停泊的海船數以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