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播州方麵,楊應龍定下了北線防禦,東線阻敵,南線擊破的播州防守策略。】
【命長子楊朝棟率三萬精銳駐守婁山關,並且在婁山關上建造了13座城寨進行防守。】
【楊朝棟亦在婁山關前深挖壕溝,設置拒馬鹿角,又將滾木礌石堆滿關牆。】
【並且在飛虎關,鐵柱關等關隘間以烽火台相連,一旦遇襲,頃刻間便能傳遞軍情。】
【在東線上,楊應龍領副將何漢良領兩萬士卒鎮守銅柱關,依托赤水河穀的峭壁天險,在河穀兩岸設置暗弩機關。】
【同時在關後預備一支能翻山越嶺的奇兵,準備隨時突襲明軍糧道。】
【播州的南線,由於其地勢稍緩,楊應龍派女婿田雌鳳率一萬五千人扼守烏江渡口,沉船斷橋,沿岸構築土壘。】
【後又抽調五千苗兵埋伏於山林間,專司截殺零散明軍斥候與軍探。】。
【此外,楊應龍在海龍囤,儲存了可供應三年的糧草,讓老弱婦孺遷入囤內,提前做好,堅守海龍囤的軍事準備。】
【並且集結兩萬最精銳的‘硬手軍’負責堅守拱衛著龍囤的飛龍,朝天,飛鳳三關。】
【而楊應龍,則是親自帶著能隨時可以調動的數萬播州土司軍,駐守在南線,準備先擊退貴州三軍,再北上抗擊四川四軍。】
【楊應龍相信,隻要自己的戰備策略能得以實現,那麼主動權,就會掌握在到的手上。】
在明神宗界,
民間:
百姓甲:“不得不說,這楊應龍還是有著一定的軍事才能的。”
“若不是前提知道,他們在天道曆史進行中的結局,真不知道,該如何打進播州,平定他們的造反。”
百姓乙亦喃道:“常言道,占山為王,都能據山而守,能與剿匪官兵抗衡。”
“這楊應龍的作派,完全已經變成一種占地為王的趨勢了。”
“然而,連楊應龍在天道曆史進程上,已經擁有了這樣實力與勢力的人,造反都失敗了。”
“這一世裡,嚷嚷著要造反大明的真的是要好好想一想,能不能成功吧。”
一旁的百姓甲,像是想懂了什麼,並言道:“老兄說的也是,在這一世裡向大明造反,同樣也是在與整個大明朝廷為敵。”
“從目前來看,最維護大明朝廷的,還是那群權力最大的文官腐儒。”
“就看天道盤點結束之後,在這一世裡,那群文官腐儒,是否被清算了。”
“隻要他們不被清算,這一世的大明朝廷,才有可能提前大亂起來...”
......
【然而,戰事的發展與變轉,t往往都是難以預料,又遠遠超過楊應龍的設想。】
【由於,在三省總督李化龍正式下令進入播州之前,已經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與設想了多種策略的發生與應對。】
【並且又大有明火器壓陣,八路大軍同時進發,縱然每一路軍的兵力,在兵力上都不如楊應龍所能率領的機動部隊的兵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