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良冒功,在此時的大明軍隊,尤其是在邊軍之中,並不是一個罕見情況。】
【畢竟大明王朝的腐敗腐爛,也不僅僅是絕大多數的腐儒文官,也依然有武官敗類。】
【由於杜鬆帶回來的蒙古首級中,確實有蒙古人的普通民眾。】
【寧遠兵備馬拯,乃萬曆十一年1583)考中進士入仕,為官30餘年,從知縣做起,足跡遍及大半個大明。】
【乃是晚明時代,少有有無黨派的大明清官,名臣。】
【同樣,馬拯也是之後熊廷弼鎮守遼東時的得力的乾將之一。】
【之後在鎮守一方,麵對日益強盛的努爾哈赤與女真人時,馬拯能做到了“枕戈衣甲,瀝血披肝”,是晚明時期,大明不可多得的棟梁之才。】
【之後,更是在任貴州左布政使從二品)時,因過程操勞而卒於任上。】
大明神宗界1608)。
前往遼東的路上:
熊廷弼的隨從,見此一幕,連忙的向熊廷弼興奮的說道:“大人,這天道是在為大人介紹,大人今天的得力的乾將啊!”
“沒想到,天道會是如此的眷顧大人。”
“難道是因為,在天道曆史進程中,大人的結局過於悲慘,所以在這一世裡,天道是在補償大人嗎?”
遼東巡按熊廷弼:“或許吧!”
“天道如此盤點,確實更有利於大明,但努爾哈赤與女真人,也亦能在此世裡觀看到天道的盤點內容與信息。”
“或許在這一世裡,他努爾哈赤可以兵不血刃,就統一了整個女真。”
“但是,大明朝廷裡的腐敗與糜爛,真的能在這世裡清除掉嗎?”
......
【萬曆三十四年1605),在遼東局勢因高淮橫征暴斂引起動蕩時,馬拯從山西副使正四品),調任為遼東寧遠兵備正四品)。】
【在杜鬆與熊廷弼提出以搗剿之戰術,震懾蒙古諸部時,馬拯開始也是認同的。】
【但馬拯也擔心,杜鬆會誤殺蒙古諸部與大明交好的蒙古部族。】
【當馬拯得知,杜鬆在哈流兔擊敗的蒙古人是拱兔部時,便特意來查清了一下杜鬆帶回來的蒙古人首級。】
【果然,在蒙古人的首級中,馬拯發現了有蒙古人普通民眾,以及蒙古人老者的首級。】
【於是,馬拯便上疏至大明朝廷,並暗中指出,杜鬆的哈流兔之捷,有“殺良冒功”之嫌。】
【同時也指出,拱兔部與大明朝廷之間,是有款約存在的,並且拱兔部在過去,也曾協助過明軍阻擋蒙古諸部進犯。】
【杜鬆如此行為,杜鬆慘殺拱兔部的普通蒙古民眾,這會使大明王朝失去一個盟友,再多立一部外敵。】
【而拱兔部,也必定會因為此事,會對大明展開報複與大明為敵。】
諸天萬界大明時代。
民間:
百姓甲:“這個後世大明遼東寧遠兵備的馬拯,確實有遠見。”
“但我覺得吧,像後世大明遼東局勢出現動蕩之時,確實要以強硬的武力手段,才能震懾那些有異心的蒙古人與女真人。”
“至於,杜鬆將普通的蒙古民眾也一起給殺了,那就殺了。”
“反正他們也是有異動,想要集結大軍之後,趁機劫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