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熊廷弼的奏疏中,還指出,李成梁彼強驅六萬四千餘百姓內遷,致田園荒蕪,屍骸枕藉,卻詭稱“招複逃人”邀功請賞,其欺君罔上之罪,已是昭然若揭。】
【今建州私立暗市猖獗,蒙古各部以精鐵,硝石,戰馬,貂皮等與女真交易,所圖甚大。】
【其,交易路線,竟與昔日六堡商道全然重合。】
【這是李成梁昔日,無故棄守之地,卻造就了如今努爾哈赤羽翼漸豐根基之功,乃是通虜之罪證。】
【邊患日熾,皆因李成梁當年的姑息養奸所致!】
【李成梁,趙楫二人,本是大明封疆大吏,卻行引狼入室之事,後又棄地通虜,養寇自重,其罪當誅!】
【若不嚴懲此輩,何以正國法?何以慰九泉之下萬千冤魂?何以遏建州日益膨脹之野心?】
【熊廷弼強度指出:西虜蒙古)雖強,尚止貪得剽掠,無遠誌;而建酋努爾哈赤)異是,誌不在小,而羽翼漸豐。】
【然而,明神宗朱翊均,並沒有嚴處李成梁,同時也沒有采信熊廷弼的上疏。】
【見天子皇帝,並沒有重視起努爾哈赤與建州女真人野心。】
【熊廷弼並沒有放棄,一奏不行,那就繼續起秦。】
【於是,熊廷弼又上了《酌東西情勢疏》《防建夷疏》等奏章,裡多次警告明神宗朱翊均與大明朝廷,努爾哈赤心懷異誌,需將其視為遼東大患。】
【同時,提出“整頓軍紀,實內固外,以夷製夷”的補救主張。】
【熊廷弼主張,在固守遼東邊牆之外,還需牢牢控製北關今遼寧昌圖縣境內)的戰略支撐點。】
【這樣一來,既可保護海西女真不被建州女真侵吞,也可聯合海西壓製努爾哈赤和蒙古喀爾喀五部。】
【簡單來說,熊廷弼認為,大明朝廷不能再把努爾哈赤視為大明的忠臣,不應該在軍事上再給予支持與扶持他努爾哈赤了,否則後患無窮。】
【將,應該將原本扶持努爾哈赤的政策,轉而去扶持海西女真,讓遼東以外的女真人,一直都處在混亂,且能製衡的狀態才行,絕對不能讓其中一家獨大。】
【然而,明神宗朱翊均及大明朝廷並未將熊廷弼的諫言放在心上,認為努爾哈赤向來對大明王朝忠心耿耿。】
【朝堂之上,內閣首輔方從哲等人將熊廷弼的奏疏視作危言聳聽,譏諷將熊廷弼“不識邊情,徒生事端”。】
【然而,熊廷弼一邊以鐵腕改革的方式整頓遼東,早已經觸動了諸多集團的利益。】
【一邊又不斷的上疏進言,要求大明朝廷將努爾哈赤視為外敵,已經觸動了明神宗朱翊均,與努爾哈赤有所勾聯的大明官員,厭煩與憤怒。】
【於是,在朝廷中的宣黨,昆黨,浙黨等勢力聯合彈劾熊廷弼“擅權專政,危言聳聽。”之下。】
【於萬曆三十九年1611),明神宗朱翊均便以一紙調令,將熊廷弼調離了遼東,改任為南直隸督學正七品,職能與權力範圍,類似現代的南京教育局的局長。)】
大明神宗界1608)。
前往遼東的路上:
熊廷弼的隨從喃道:“在天道曆史進程中,這就是大人,第一次在遼東任職期間,所做過的事件嗎?”
“怪不得天道會如此盤點大人了。”
“如果,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大明朝廷與皇上,能聽眾大人的建議,那麼,那努爾哈赤是不是就發展不起來了?”
遼東巡按熊廷弼言道:“天道如此直白的把未來之事盤點出來,是想要吾在這一世裡,去扼製努爾哈赤視的發展壯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