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思宗界1642)。
北京太和殿內:
明思宗朱由檢皺眉喃道:“這是天道,在這一世裡,給朕盤點的忠臣嗎?”
“但很可惜,這馬林的三四子,馬爌與馬飆,都不是京城之中。”
“這一年是崇禎十五年,距離他們在天道曆史進程中殉國的時候,最多也隻有不足一年的時間。”
隨後,明思宗朱由檢歎道:“從這天道盤點出來的萬曆信息來看,大明王朝,在天道曆史進程中,覆滅的時候,不是崇禎十六年,就是崇禎十七年了。”
但明思宗朱由檢一想到,自己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會在煤山了吊死殉國之後,雙眼之中的哀歎之色,立即就變得狠厲了起來。
並掃視著太和大殿內的眾臣,並緩緩言道:“在這太和大殿內,諸位愛卿,都是朕大明王朝的國家柱梁。”
“就是不知道,在諸位愛卿,在這天道曆史進程中,能像這馬林第三子與第四子,一樣能為大明殉國的?”
然而,太和大殿內一眾官員,卻都不敢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回應。
就連那些在天道盤點出現之前,口口聲聲願意為明思宗朱由檢“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又或者是那些義正言辭對明思宗朱由檢,宣誓:“蒙陛下天恩,粉身碎骨,難報萬一”的大臣們。
在這個時候,都選擇了默不作聲,也不敢回應了。
因為,天道已經提前盤點了,在天道曆史進程中,大殿上的這位大明皇帝,在臨死之前的罪己血詔中。
明確講道過“諸臣誤朕也,朕無顏見先皇於地下,將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可將文官儘行殺死,勿壞陵寢,勿傷我百姓一人”。
很顯然,在他們眼前的這位大明皇帝,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在他臨死之前,什麼事情都被他看明白了。
在天道曆史進程中,這位大明皇帝,在臨死之前才看明白的。
所以他們當中,有很多人,都能有辦法為自己開脫。
但是,在這現在,在這一世裡,眼前的這位大明皇帝,因為有天道盤點的出現,明顯要比在天道曆史進程中的那位,要醒悟的更早。
否則,眼前的這位大明皇帝,也不會讓錦衣衛,將他們全部控製在這太和大殿之內了。
同時,他們也清楚,現在他們當中,不管是誰,在這一世裡,再怎麼對眼前的這位大明皇帝表忠心,都是無用的。
在天道曆史進程中,誰是忠臣,誰是奸佞,已經有了答案。
他明崇禎帝朱由檢,隻要等待天道,將這些答案慢慢揭開就好了。
像馬林的第三子馬爌,與第四子馬飆,就是除了孫傳庭之外,最早被天道指名出來的大明忠臣。
在這一世裡,此時的太和大殿內的諸多朝廷重臣,都是在等待天道審判的罪人。
那些一直都有著,自己小心思,小算計,以及陰謀之臣,心中早已恐慌不已了,但卻不敢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前大明皇帝表忠心。
否則,自己所做過的壞事,都被天道盤點出來,那必定會罪加一等。
而太和大殿中,真正忠心於大明王朝的大臣,也一樣不敢急於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表忠心。
畢竟,自己若是在天道曆史進程中,能為大明王朝以身殉國,比在這個時候,說多少次“鞠躬儘瘁,死而後已”,都要管用。
......
【後金大軍攻破尚間崖大營時,明軍右翼斐芬山上的監軍潘宗顏,看著明軍與後金軍的廝殺,以及總兵馬林被親衛護著突圍時。】
【當監軍潘宗顏,看著馬林兩個兒子的拚死抵抗,被後金被砍成碎塊。】
【當看到,北路軍副將麻岩戰死,其弟麻進忠引爆火藥罐與敵同歸於儘之時。】
【監軍潘宗顏,再也沒有猶豫了,在雙眼充滿血色與憤怒的情況下,高聲下令,開炮轟擊,明軍大營。】
【“給老子開炮,炸死這些狗娘養的胡人韃子!給老子炸死這群養不熟的白眼狼。”】
【“反正今天是活不了,都給老子往死裡轟,炸死一個夠本,多炸死幾個就是大賺!”】
【“堵給老子記住了,這斐芬山上的一枚炮彈,都不能留給他們,斐芬山的一門火炮,也不能留給他們。”】
【“等把打完炮彈後,就將這些屬於大明的火炮與大器,給老子全都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