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後世人,認為若李如柏強攻鴉鶻關,那五百後金疑兵根本無法抵擋明軍主力。】
......
【一旦破關,那麼赫圖阿拉便是空虛無防的狀態之中,南路軍可直搗後金巢穴,俘獲努爾哈赤家眷與部眾,動搖後金軍心。】
【那些,正在蘇子河穀圍殲杜鬆的後金主力,聽聞都城危急之時,必然軍心大亂。】
【要麼倉促回師救援,給杜鬆殘部喘息之機,甚至可能被明軍前後夾擊。】
【要麼繼續強攻杜鬆,卻麵臨老家被端的絕境。】
【屆時,西路杜鬆部或許能突圍與北路馬林彙合,而東路軍的劉綎部,也能趁勢推進,最終還是可以形成,最初製定的四路明軍形成合圍的戰略計劃。】
【而努爾哈赤的“憑爾幾路來,我隻一路去”戰術,也將徹底失效。】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李如柏必須突破鴉鶻關。】
【然而,此時大明王朝的腐敗,以及黨爭等情況,也是影響李如柏,沒有敢下令強攻鴉鶻關的原因之一。】
【此外,李如柏乃是李成梁次子,其所在的李家,與後金政權的愛新覺羅氏之間,有著家族的聯姻關係。】
【李如柏在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在李成梁二次出任遼東總兵期間,娶了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的女兒為妾。】
【之後,李如柏的侄女,嫁給舒爾哈齊為福晉。】
【雖說,舒爾哈齊在這期間,試圖通過與李成梁家族的聯姻,在建州,在在努爾哈赤之外另立門戶。】
【而當時的李成梁,也有著想要借此分化建州的內部,與削弱努爾哈赤的勢力的想法。】
【雖然舒爾哈齊,最終還是失敗了。】
【但也不可否認,李如柏與建州愛新覺羅氏之間的聯姻關係。】
【在撫順之戰後,李如柏被經略楊鎬舉薦新任的遼東總兵,除了他們倆人在朝鮮戰場上的配合關係之外。】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楊鎬,想通過李如柏與建州之間複雜的關係,達到軍事威懾之後,還能起到政治拉攏的雙重目的,來平息遼東地區的戰事與和平。】
【然而,在李如柏剛剛擔任遼東部兵不久,努爾哈赤便率領攻打鐵嶺與開原地區,並順利的了占據了三岔兒堡等十一座軍堡。】
【之後,身為遼東總兵的李如柏,立即把主力調往鐵嶺與開原地區和懿路府布防。】
【在遼東經略楊鎬,發現清河堡兵力空虛之時,立即派鄒儲賢與張旆,率兵進駐清河堡。】
【然而,在鄒儲賢與張旆進駐清河堡不久,便遇到了努爾哈赤率領數萬後金軍強攻清河堡。】
【因此,身為遼東部兵的李如柏,因把主力調往北處的懿路府布防,導致清河堡周邊地區,無兵力支援清河堡,而導致清河堡被攻破與屠城,而被朝廷大臣彈劾。】
【加上李如柏與建州之間,又存在姻親關係,再加之李家在朝廷中與遼東地區的勢力,自然也就逃脫不了大明王朝黨爭的漩渦。】
【當李如柏,接到率領南路軍的主要戰略任務,是兵臨鴉鶻關,為西路軍北路軍做掩護與牽製的後金軍的兵力任務時。】
【也就造成了,李如柏明明在3月1日,已經兵臨鴉鶻關下,卻不敢發起攻關大戰的命令了。】
【因為,李如柏目前所在的處境,相當的微妙,李如柏沒有魄力與膽氣,在這個時候,打破經略楊鎬與大明朝廷,早已定下的戰略任務。】
......
【後世也有人說,這主要的原因,就是李如柏的軍事才能遠遜於父兄。】
【加上,李如柏長期沉迷酒色,治軍鬆散,麾下士兵戰鬥力薄弱。】
【據《明季北略》記載,其南路軍在行軍途中“士卒多逃亡,器械多朽壞”,抵達鴉鶻關後,早已呈現疲態,也就造就了李如柏,不敢下達強行攻關的命運。】
【以後事人的角度來說,如果李如柏,能在這個時候,攻下鴉鶻關,直取赫圖阿拉,其功之大,將遠超其父兄。】
【有後世人,常言說道的一句進行概括就是:“一個名垂千古的機會與功勞,就擺在你的麵前,奈何你卻把握不住。”】
【當薩爾滸戰役結束之後,雖然李如柏率領的南路軍,成功的退了回來了。】
【但李如柏在薩爾滸之戰中指揮不力,率軍行動遲緩,未全力與後金作戰,戰後遭言官彈劾,被朝廷召回北京。】
【最終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李如柏不堪朝廷的黨爭壓力,自殺身亡。】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