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界。
秦始皇贏政:“元傳國璽?不是朕大秦的大秦玉璽?”
“那個元傳國璽,應該就是之前天道提及到的蒙元王朝,所留下的國璽吧?”
“一個蠻夷胡族貿下的元傳國璽,也敢自稱華夏中原王朝的正統連續?”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喃道:“原來蒙元的‘元傳國璽’,在蒙元王朝覆滅之時,還是被他們的餘孽,給帶到了漠北的草原上去了。”
“徐達多次北伐攻打那北元的殘存勢力,都沒能找到這玉璽。”
“沒曾想到,到了後世,竟然被那女真人的後代給奪了去,這樣一來,在這一世裡,咱就沒有必要再留著他們了。”
隨後明太祖朱元璋,冷冷的說道:“他們北方蠻夷胡人,不是遊牧政權與漁牧政權嗎?”
“在這一世裡,那他們就繼續往北跑。”
.......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父皇在位時,多次出兵漠北,有很多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為了這蒙元的‘元傳國璽’。”
“但是,大秦始皇帝留下的‘壽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早在唐末五代戰亂中已失蹤不見。”
“自唐末五代起,不管是地方割據,還是北宋的建立,他們所用的所謂的國璽,也都是自造。”
“那蒙元世祖忽必烈,建立的大元王朝,也一樣沒有得到‘宋傳玉璽’。”
“他們蒙元的‘元傳國璽’,也是自己打造的一塊國璽而已,又如何與真正‘秦傳玉璽’或者‘漢或唐的傳國玉璽’相比?”
隨後,明成祖朱棣接著喃道:“父皇自始至終,都承認是華夏漢人民族的貧苦百姓出身。”
“這華夏中原,一直以來,也都是由我們漢人所主掌。”
“隻要是漢人得了華夏中原的天下,即便是有沒有‘玉璽’在手,那都是華夏中原王朝的正統延續。”
“一個後世的胡族蠻夷,得到了‘元傳國璽’就是正統了?”
“可笑!”
接著,明成祖朱棣又冷言道:“嗬,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老天給了那所謂的大清一次入主華夏中原的機會。”
“但在這一世裡,朕是絕對不會再讓這樣的華夏中原悲劇,再度重演的。”
......
【萬曆四十七年1619)的八月,努爾哈赤以葉赫部助明攻己為由,發兵攻克葉赫部首領世居的葉赫東,西二城。】
【葉赫部首領金台石自焚而死,布揚古投降後被絞殺,葉赫部就此滅亡。】
【到此,努爾哈赤完成了對女真各部的大一統。】
【而葉赫部首領布揚古,在被絞殺之前,所留下對愛新覺羅氏的詛咒,也在兩百多年後,被應驗。】
【葉赫西城貝勒布揚古,被絞殺前悲憤留下的詛咒:“吾子孫雖存一女子,亦必覆滿洲!”,也是天道曆史進程中,最為具有色彩的一篇史詩。】
【葉赫部覆滅後,大明的天啟元年,後金的天命5年1621)。】
【大明王朝與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在遼陽與沈陽之間的渾河處,爆發了一場戰役,史稱渾河戰役,又稱遼沈戰役。】
【此次渾河戰役,仍然是以大明王朝慘敗而告終。】
【渾河戰役結束後,努爾哈赤便將政治與戰略上的重心,移動到以鞏固對遼東地區的統治,與持續向大明王朝進行軍事威脅為主。】
【由其是在,大明的天啟元年,後金的天命5年1621),在渾河戰役結束之後,努爾哈赤將後金政權的統治中心從赫圖阿拉,南移至遼陽。】
【遼陽作為大明王朝在遼東地區的長期治所,除了地理位置之外,更重要的是遼陽是大明在東北地區的軍政,經濟,文化中心的重要城市。】
【對遼東地區,有著非凡的意義。】
【遼陽的城池規模大,漢民人口密集,資源豐富,手工業,農業基礎建全,商貿齊全等,都是極為重要的因素。】
【此外,努爾哈赤此舉的政治目的,還有一個,便是向大明王朝傳遞“爭奪遼東主導權”的信號。】
【而遷都遼陽,也是努爾哈赤,在嘗試對由大明漢人百姓為主的大都城,進行一次由後金政權強製統治的試探。】
【加上,遼陽位於遼東腹地,控製遼陽即可切斷明朝與遼東其他地區的聯係,為進一步占領金州,複州等遼南地區,提供跳板。】
【若是,後金政權能在遼陽城紮根,並穩固女真人對漢人的長期統治,是有利於,建造起一套相對完整,並且對女真人統治漢人的政權製度。】
【除此之外,努爾哈赤還有一個政治目的,就是對大明漢人執行“剃發易服”的剃發令的推行。】
......
【大明天啟元年,後金天命5年1621)的三月,沈陽與遼陽兩城,均在後金的間諜與內應的裡應外合之下,被努爾哈赤成功占領。】
【努爾哈赤在攻占遼陽後,在遷都的同時,立即強製推行剃發政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明熹宗實錄》記載:後金軍隊“驅遼民聚城北,奴家聚城南,譴三騎持赤幟,傳令自髡剃不殺”。】
【努爾哈赤下令,要求遼民自行剃發以換取生存,否則將被處死。】
【其政治目的,便是通過改變大明漢人民族的發型和服飾,來消除大明漢人百姓,對大明與華夏漢人民族的認同感,與確立後金政權的權威。】
【與最初,以哄騙手段來欺騙建州漢人百姓進行“剃發易服”不同,這一次努爾哈赤的手段,相當強硬與血腥。】
【並且讓執行對大明漢人百姓,進行“剃發易服”的主要執行人,便是已經“剃發易服”的漢人士兵進行執行。】
【然而,在沈陽與遼陽被努爾哈赤攻占之前,不少人因為聽信了大明叛將李永芳,在沈陽與遼陽民間,大肆宣傳後金政權比大明王朝更好的流言作用下。】
【不少選擇觀望的大明漢人百姓,在得知從始以後必需要進行“剃發易服”時,爆發起了強烈反抗。】
【但是,沈陽與遼陽均被努爾哈赤占領,他們的強烈反抗與起義,是羊圈已破的,為時晚矣的表現。】
【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在後金軍攻占沈陽與遼陽時,還曾慶幸大明王朝的貪官,終於被趕走的狂歡。】
【卻無論也想不到,羊圈破了之後,之前所幻想過的美好生活,都是有條件的,同時也是對不少人來說,不過夢幻泡影。】
......
【在努爾哈赤頒布的“剃發易服令”後,遼東地區的鎮江今丹東)漢人百姓民眾,率領舉旗起義,進行武力反抗。】
【鎮江今丹東)當地民眾拒不剃頭,殺死後金派來的官吏。】
【努爾哈赤聞訊後,派大軍殘酷鎮壓,“不剃發者悉被殺害,又搶掠婦女千餘人”,許多義民寧死不屈,紛紛選擇了“投鴨綠江以死”。】
【大明天啟二年,後金天命六年1622),複州今遼寧瓦房店)的漢民秘密聯絡大明王朝,計劃起義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