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大清時代。
民間:
百姓甲喃道:“這川軍還是強悍啊!”
“估計也就是因為這渾河一戰,後金大軍被川軍都給打怕了,也才有了後麵,他們清兵入川時,對川民與土司的大肆屠殺的原因吧?”
百姓乙:“老兄,你這話說的,好像清兵入關之後,對其它地方沒有進行過大屠殺似的?”
“經曆天道的盤點後看,清兵入關後,他們的大肆屠殺我們漢民,其目的早就製定好了的。”
“主是想要殺光,我們漢人中有骨氣的義士與精神。”
“現在想想他們為什麼會讓有一半漢人血脈的康熙登基為皇帝,估計他們暗含的政治目的,就是為了安撫那些一直在堅持反清複明的漢人與義士吧!”
百姓丙怒道:“最可恨的是,他們大清滿人居然將四川大屠殺的罪名,按在了八大王張獻忠的身上。”
“現在想想,真是太可恨,太可惡了。”
“那八大王張獻忠入川時,殺的人明明是那些大明腐儒貪官,以及那些魚肉貧民百姓的地主豪紳。”
“在之後,卻被大清滿人與那些腐儒貪官,抹黑成是屠殺平民百姓,真是太可惡了!”
人群中有人歎道:“可惜了,這天道盤點沒有早點出現,就好了。”
“現在華夏中原這天下,都已經成了大清滿人的天下了。”
人群中有人冷言道:“在這一世裡,這華夏中原這天下,目前雖說是那大清滿人的天下,但是反清複明義士還在,這有什麼好歎惜的?”
......
【由四貝勒皇太極指揮的第一輪騎兵衝擊慘敗後,大貝勒代善率正黃,鑲黃,正紅,鑲紅四旗精銳,共計1萬2千精銳,前來支援,並且重新調整部署。】
【和四貝勒皇太極一樣,大貝勒代善也是采用“三疊衝擊”戰術,隻不過大貝勒代善這一次是以騎步協同配合下的“三疊衝擊”戰術。】
【在大貝勒代善的指揮下,第一重,以重甲騎兵持厚盾推進,吸引川兵火力。】
【第二重,則是讓弓箭手在步兵盾牆後,進行齊射,壓製川兵槍陣。】
【而第三重,便由精銳巴牙喇騎兵,在第一重重甲騎兵在川兵陣地緾鬥時,從間隙突入,砍殺川兵拒馬工事。】
【並且大貝勒代善的進攻的方向,選擇了從川兵陣營的左翼發起攻勢。】
【在《明史記事本末》中記載:"代善以鐵騎衝川兵左翼,白杆兵鉤槍雖利,然馬鎧厚重,鉤之不斷,遂被突入"。】
【而四貝勒皇太極方麵,由於在第一波衝陣吃了大虧,於是從重新集結兵力。】
【除去第一次衝陣已經戰死在川兵陣地的兵馬之外。】
【四貝勒皇太極與大貝勒代善,發起第三輪攻勢前,皇太極的右翼四旗兵馬,已經增加到一萬多人。】
【這一次,四貝勒皇太極采用了"車輪戰術"。】
【今每旗派出5百騎為一波,對川兵陣地,發起正麵衝擊,但不得輕易衝入陣中,以遊擊襲擾與吸引川兵注意力與消耗川兵體力為主。】
【一波衝擊過後,就立即後退回休整,下一波立即補上,川兵陣地不破,不得停息。】
【在《國榷》的記載中,指出:"皇太極令四旗騎兵更番衝擊,川兵疲於應付,陣腳漸亂。"】
【此時,四貝勒皇太極為了阻止後續的明軍,繼續渡過渾河,下令沒有進行輪番衝陣的後金騎兵,列陣於渾河岸邊。】
【以防渾河南岸的浙軍,在這段時間內,將戰車火器偷偷的運往北岸陣地。】
......
【後金騎兵對川軍北岸陣地發起的進攻,依然由四貝勒皇太極率先發起正麵衝鋒。】
【之後再由大貝勒代善,從左翼發起“三疊衝擊”戰術,衝擊川軍陣地。】
【這場戰鬥,川軍步兵打的異常艱難,在《清太祖實錄》中記載:"大貝勒代善率左翼四旗,以鐵騎橫衝川兵營壘,矢石如雨。"】
【《明史記事本末》記載,川兵“鉤槍雖利,然馬鎧厚重,鉤之不斷,遂被突入”。】
【而《清太祖實錄》補充道,後金重甲騎兵“以厚盾遮蔽槍林,箭矢攢射如蝟毛,仍冒死突進”。】
【川軍副總兵秦邦屏見左翼崩潰,親率三百親兵持短刀肉搏,“槍尖挑落七騎,左臂中箭猶呼號督戰”,其弟秦民屏亦身負傷死守陣地。】
【在酉陽土司冉天胤的及時支援下,大貝勒代善與四貝勒皇太極聯合攻陣,再次被擊退。】
【後金的重騎雖能破陣,但戰馬的馬腿,馬腹等,仍然是其致命處。】
【在陣中激戰,白杆兵負責勾斷重騎戰馬的馬腳,酉陽土司兵負責對重甲騎士展開拚殺。】
【重甲騎士在沒有了重騎戰馬之後,作戰雖然勇猛,但甲重,不宜久戰與陣地戰,也是他們的不足之處。】
【為了減少更大的傷亡與損失,大貝勒代善也不得不後退。】
【畢竟,八千川兵,都是極為善長山地作戰,明軍北岸陣地,也非在大平原之上,這對後金騎兵與重騎的發揮,也起到了極大的阻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